触底反弹(触底反弹的励志句子)
11月28日收盘时,小鹏的股价还钉在每股26.05港元——接近11月初创下的历史低点,一周后的12月5日,小鹏报收每股49.3港元,周涨幅90.7%,强势领衔新能源车板块反攻。
不过,与同期一道上涨的蔚来、理想等竞争对手不同,小鹏汽车的现实销量与其资本市场表现全然相悖。
小鹏汽车近日港股走势 图源:网页截图
今年第四季度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小鹏单月交付均将将超过5000辆,作为对比,同属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哪吒则纷纷站上1.5万辆大关,不断刷新自身记录。
华西证券指出,10月各家新势力车企的新车型普遍受到产能不足的制约。产能瓶颈在11月得到了显著缓解,交付量迅速释放。
部分分析机构认为,当前新势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看涨受到近期美股大涨带动。同在美股上市的蔚来与理想,近日也在港股有单日涨超10%的情况。
相较之下,销量近乎同比腰斩的小鹏汽车,其触底反弹似乎另有逻辑。
触底入冬
今年12月1日,小鹏汽车正式召开2022年三季度(Q3)财报会议。从Q3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小鹏三季度共交付新车29570辆,同比增长15%,环比下跌14.1%。
小鹏三季度财报数据 图源:百度股市通
今年三季度,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共计68.2亿元,同比增长19.3%,环比下跌8.2%;净亏损23.8亿元,去年同期为15.9亿元,而今年二季度为27亿元;公司整体毛利率13.5%,相较去年同期的14.4%有所下滑。
整体来看,小鹏汽车三季度的营收与亏损相比二季度都有减少,原因在于目前新势力大多处于卖车亏钱状态,在销量下滑的同时,亏损也有所收窄。
对于小鹏来说,这些显然不是好消息。在三季报中,小鹏对今年四季度的交付预期定在2-2.1万辆,按惯例,这一般意味着12月小鹏的销量或将来到1万辆左右。不过,无论小鹏如何调整交付分配,相较去年四季度的4.1万辆交付成绩而言,小鹏当季的销量都相当于被“腰斩”。
整体形势方面,今年的小鹏汽车无疑已经“入冬”,除了在交付量上不断下滑外,小鹏汽车今年的净亏损已经累计达到67.78亿元,同比扩大89%。资本市场近一年来的反馈更是让小鹏汽车雪上加霜,截至11月底,小鹏汽车在港股的总市值已经跌至550亿港元以下,相较去年的最高点,市值缩水超过3000亿港元。
全面的数据下滑,令舆论对于小鹏汽车的评判愈发苛刻。
但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于小鹏的看法显然要更加客观。在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招证国际等机构均维持了小鹏汽车-W“增持”评级,并指出仍需关注小鹏在困境下的反转及执行力变化。
自救与求变
与近年不断尝试全体系链扩张不同的是,在新车G9发布后,小鹏已经意识到了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着手进行改革。
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代表运营效率的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共计16.3亿元,而二季度则为16.6亿元。鉴于三季度小鹏并没有停止营销网络的扩张,显然,小鹏从下半年开始的成本削减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还辞去了执行董事职务,并将继续以公司总裁之姿将所有精力聚焦于产品当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在财报会议上表态,今后自己将更多聚焦在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上,并大幅度减少对小鹏汇天以及小鹏鹏行等生态企业的参与程度。
多个人事职能调整的信号,正在告诉外界,小鹏汽车将对现有生态体系进行收窄,并全面聚焦于汽车产品上,从而渡过当下的“寒冬期”。
而在品牌层面,小鹏汽车也更加清晰了今后在市场中的定位。
何小鹏在会议中的总结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且综合能力优秀,在硬件和软件都能取得大规模收入的强者最终会在长跑中胜出”。
对于小鹏而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新一代车型平台,都将成为小鹏主打科技理念的基石。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也确切反映了小鹏在技术投入上的坚定与急迫。
今年三季度,小鹏研发投入达到了15亿元,同比环比均增加了18.5%。如果从2018年算起,小鹏累计研发投入,则超过125亿元。
何小鹏称,截止至 2023 年,小鹏汽车将完成 E/F/H 三大平台的布置,三大平台将大比例公用动力、智能驾驶、底盘和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对应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等。
而在智能驾驶层面,何小鹏则表示未来智能驾驶都将成为各车型的标配,而且能力是一致的,且在硬件成本上能够大幅低于友商。其中,计划于2023年全面上车的XNGP(小鹏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显然将成为小鹏展现自身技术成果的关键技术。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小鹏用于兜底的现金流仍旧充沛,财报数据显示,截至当期结束,小鹏汽车的现金等价物储备共计401.2亿元。如果按照当前的亏损幅度来计算,小鹏还能够坚持4年。
可见的机遇与挑战
一位接近小鹏的内部人士告诉观察者网,“曾经小鹏在产品端的铺设的确令小鹏在市场中走了不少弯路,目前小鹏也意识到自身在产品体系上的问题,但从明年开始,小鹏将加速自研技术在产品端的导入,并将针对市场打造出更优质的全新产品”。
何小鹏也曾在财报会议中坦言,虽然短期内G9需要克服疫情和产能爬坡的挑战,但凭借其续航扎实和充电速度超过市场上所有的在售电动车型,G9的用户口碑正在逐渐扩大。
2023年,小鹏还将推出3款新车,首当其冲的便是核心车型P7即将迎来改款,何小鹏认为,车型的全面进化将在短期内影响到现阶段P7的销量,但随着改款车型的上市,小鹏的单月销量也有望得到快速回复。
其次,小鹏还将推出一款全新的中型SUV,据悉,该车型将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车型。此外,小鹏还将推出首款中大型电动MPV产品,新车或将搭载Xpolit 4.0、一体化压铸技术和软件平台等新技术。
不过,从市场竞争层面分析,小鹏距离平稳“过冬”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尽管小鹏转向全面专注于汽车产品本身,也有着众多技术投入与新产品规划,但从竞争对手以及市场的节奏来看,小鹏在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已经全然不同与三年前的最佳窗口期。
如今,理想汽车已经成功由理想ONE革新至第二代平台打造的智能化产品,出众的产品力与精准的产品定位,已经令理想在市场中成功破局。而蔚来也在自有服务体系下,稳住了高端化定位的基本盘,从明年开始,“最有钱”的新势力蔚来即将大规模进军中级与入门级市场。
届时,无论小鹏选择继续在20-30万元级市场做出布局,亦或是期望走向更高一级的豪华市场,落在小鹏头上的问题,仍是如何讲好品牌故事,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转危为机。
事实上,小鹏汽车如今所面临的“寒冬”,竞品们都曾经历,无论是2019年的蔚来在美股濒死求生,还是理想以一款增程式产品抗衡新能源主流趋势,亦或是最先跑出速度的威马迎来进阶瓶颈。最终的结果证明,唯有不断审视市场与自身的发展历程,并找准品牌定位,成功走入消费者心中的新势力们,才能安稳活到“淘汰赛”的第二轮。
在谈及品牌宏观战略的时候,何小鹏用“清晰定位、长线做法、主动进攻、客户导向”四点进行了总结。虽然近期资本市场的青睐,给小鹏的下一步转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何小鹏心里显然清楚,要做新势力企业活下去的那一家,逆境中的自我成长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