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股 > 正文

半导体寒冬下频获增持!中芯国际高增长拐点已现?

  2022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影响、终端市场持续疲软等因素的作用下,以驱动显示芯片、MCU、手机芯片为代表的消费类芯片进入“寒冬”,多家全球半导体龙头的业绩及股价表现也陷入低迷。

  而在国产替代趋势下,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处境虽然较美光科技(MU.US)、超威半导体(AMD.US)、英特尔(INTC.US)、台积电(TSM.US)等公司要好一些,但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中芯国际(00981.HK)是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其情况如何?前景是否值得看好?

  前三季净利增速放缓下,中芯国际近日频获增持

  从近些年的股价表现来看,中芯国际A股、H股均遭遇下跌,其中A股在2022年累跌超18%,自2020年7月16日上市以来则累跌近55%;H股在2022年初至今累跌5%左右,自2020年7月16日以来累跌约54%。

  虽然股价在下跌,但其实中芯国际近些年整体的业绩表现相当不错,其中在2019年-2021年期间,该公司的营收增速虽然一般,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140%以上,净利规模从17.94亿元(如非特指,以下元均指人民币)迅速涨到了107.33亿元。

  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中芯国际的营收同比增长48.85%至377.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3%至93.9亿元。

  不难发现,相较于此前的三年,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有比较明显的上涨,但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则遭遇了显著下滑,且已经低于期内营收增速,出现了放缓迹象。

  另外,在11月份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中芯国际提出将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从320.5亿元上调到456亿元。这一点和一些全球半导体龙头的做法是相反的。

  根据东吴证券的解读,该机构认为中芯国际进一步加大逆周期投资力度的核心原因体现在:

  1)本土晶圆产能供需缺口依旧较大,2021年底中国大陆晶圆全球产能占比仅为16%(包含台积电、海力士等外资产能),远低于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占比(35%),自主可控为逆周期扩产核心驱动力。经统计发现,仅华虹集团、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四家晶圆厂未来合计扩产产能将过100万片/月。2022年8月26日,中芯国际拟在天津投资75亿美元建设12英寸产线,规划产能10万片/月,进一步验证逆周期扩产需求。

  2)随着美国对中国大陆半导体限制措施持续升级,本土晶圆厂持续加大对核心设备采购力度。

  总的来看,中芯国际逆势上调全年的资本开支应该也算是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该公司频频获得资金的增持。

  数据显示,12月15日,中芯国际A股获沪股通增持4.14万股,已连续4日获沪股通增持,共计24.19万股,最新持股量为389.39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2%。

  同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2月14日增持公司267.64万股,此次变动后,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有公司境内股票9927.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5%。

  券商如何看待国内半导体行业长期前景?

  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中芯国际主要负责制造这一领域,所以被称为是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再加上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贡献了营收的绝大部分,因此,该公司的前景和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尚处在下行周期,国内市场也大受影响,但从近期券商发布的研报来看,机构对国内半导体行业未来前景的看法并不悲观。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指出,展望2023年,新能源和半导体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新能源领域,随着风光的建设和发电占比提升,风光消纳问题日益严峻,火电灵活性改造作为成本最低的调峰方式将大放异彩;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30%,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沃土,我们看好PET铜箔产业链。同时随着经济活动复苏,半导体有望在明年走出下行周期,相关的强α标的值得重点关注;国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日益加码,材料端进口替代迫在眉睫,湿电子企业向半导体领域渗透,具备巨大想象空间。

  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半导体行业周期持续演绎,当前主流半导体公司经历了前期调整,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产业链各环节库存持续修正中,因此考虑到当前估值水平,及行业景气度的发展趋势,半导体板块已经具备较佳的配置价值,看好后续板块表现。海外局势动荡加速国产化进程,国内晶圆厂给予国产设备更多的量产导入机会,龙头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内资晶圆厂的订单快速增长,盈利能力逐渐体现。展望后市,产业链价格调整仍处于进行时,但已经处于供需关系调整的尾声。

  中邮证券研报显示,近年来,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出台《芯片法案》等,试图重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加强其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台积电美国设厂为呼应美国政府需求,也满足了客户在地化生产需求,但考虑美国在制造成本、劳动力供给等方面劣势明显,在美生产将造成芯片成本大幅提升,削弱自身和下游客户的市场竞争力。

  该行认为,半导体在地化生产和供应链国产化趋势,将给国内半导体供应链带来机遇,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半导体材料板块相关标的,以及晶圆代工相关标的。

  财通证券认为,2023年年中是值得关注的半导体周期底部位置,股价有望提前1-2个季度反应。需求端来看,尽管海外需求可能在通胀见顶后迎来衰退,但从国内需求趋势和行业库存去化的节奏来看,国内需求有望在23年迎来边际改善。

  结语

  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一旦国内半导体行业走出下行周期,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的前景将更加光明,其业绩也有望恢复前两年的高增长。

  和中芯国际一样,在港上市的华虹半导体(01347.HK)、ASM太平洋(00522.HK)、上海复旦(01385.HK)也都是知名的半导体概念股。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此前曾凭借强劲的实力入选第九届“港股100强”名单。如今,第十届“港股100强”活动即将于2023年2月24日举行,同时会揭晓第十届“港股100强”主榜单和子榜单入榜企业。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ASM太平洋、上海复旦这些前景向好的半导体厂商这次能否入选第十届榜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