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延迟满足造成的补偿心理,危害更大!
朋友最近装修,前两天跟我说她选择困难症发作了,让我帮她参考,到底买什么水龙头?对于买东西这件事儿,我非常干脆,从来不纠结,看到就下手,只要我买得起。选择困难症患者找我,绝对是找对人了。
我问她纠结点在哪儿?她说,因为她要装净水器,现在的盆是两通的水龙头,装净水器之后要在盆上面再开一个孔。然后呢,她就把这个水龙头定金给付了,开孔的钱也给了,但是逛下一家店的时候,发现有三通的水龙头卖,就不用开孔了。可三通的水龙头要贵400块钱,开孔只要200.她就纠结了,要不要省这200块。
我就问她,如果不换成3通的水龙头,你会怎么样?
她说:会看到净水器的水龙头就念,当初有一个三通的水龙头我没买,结果现在两个水龙头, 一点不对称,不好看。
我:为了让你未来几年里不念叨,我支持你买三通水龙头,没必要省这个钱。
然后她就去买三通的水龙头了。
我曾经在我婆婆店铺听我婆婆劝一个客人买衣服,当时换季打折,羊绒衫样品处理,姑娘试了三件。三件都想要,但是又舍不得,三件要花2000呢。
我婆婆就问她:你完全可以不买,我也不劝你买,我就问你,你不买,你会不会心心念念一直想?你要一直想,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买的时候,我已经处理完了。
姑娘这下没犹豫多久,爽快的刷信用卡三件一起买走了。
大概是理智消费或者极简主义风给刮的,我听得最多的声音是:只买必需品,非必需品延迟满足。
他们认为这种困扰“不管他是不是必需品,一件东西不买,可以念叨一辈子”可以轻易克服。
这类人有可能学会精明消费吗?学会精明消费对他们而言,会变得开心吗?
我认为不会。反而会因为求而不得产生的更大的欲望,在欲望控制不住时,就会产生补偿心理。而这种反噬造成的破坏性更大!
我朋友也许会在一两年后看不惯两个水龙头,干脆淘汰掉旧的,重新换了一个盆和水龙头,代价更大。
这个姑娘也许会对这种款式产生某种情结,不自觉的买很多相同的款式,面对满衣柜相似品,依然说无衣可穿。
这些行为,都是补偿心理。像小孩子你越不让他干什么,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他越要做什么,人性就是那么复杂,克制并不是解决的问题的唯一办法。
如果一定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我认为是赚钱。物欲绝对是第一生产力,不然江湖上为什么会有“会花的人才会赚”的传言?
延迟满足不适合每个人,对他们而言,更合适的方式是:与其念念不忘,不如买了再说。在造成报复性的补偿消费之前,先满足自己当前微小的欲望,绝对是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最大的需求。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消费观,与其劝别人克制欲望,延迟满足,以此方法攒钱。不如多分享致富的经验之谈。毕竟,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而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没钱更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