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属于共同管钱
看到这个话题,我也来说道说道,参与一下吧!嘿嘿!
背景:我家因为婚前婆家已经买好房子装修了,而我自己也买了车子当嫁妆,所以我算是婚前有了房子车子,老公的公积金正好完全覆盖了房贷,婚前各自的存款算是都贡献出来到房子车子里面了,算是共同重新开始吧!
结婚之初跟老公约定要记账(我从参加工作开始就记账习惯了),两个人决定在当月没有大事支出的情况下各种存下月发工资的一半,都转到我的一张卡里面当成小家的公共基金,那会还不会其他理财方式 ,就是最简单的十二单,每个月存一单,一年期的利率是3.3我印象很深刻。另外结婚办酒扣除各种收到的各种礼金什么的,最后也都是存的定期怕要用钱,还分了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
结婚第一年的第一个月我家小朋友就早早的来报道了,很意外的就这么快有了宝宝,很意外惊喜,我怀孕大概从六十多天开始吧,就孕吐反应非常严重了,每天二三十回的孕吐反应,在连喝水都不行的情况下更不用说吃别的了,实在体力不支就只能请假在家休息了,整个孕期都在床上躺着过来的,真正是吐到生的节奏,来回住院折腾挂营养液,老公还要上班,所以就让老人过来帮忙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在我们结婚第一年的时候,因为孩子的出生,我没有办法上班,所以是靠老公一个的工资完成了孕期,日常,生娃各种开销。结婚第一年我是啥也没有管,休息了靠近一年的时间,所以这一年我家的存款就是结婚的礼金,生娃的礼金,各种算是小家最基础的启动资金,理财方式十二单。也造就了老公自觉的管着家里各种采买。
结婚第二年,我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始了两个人上班赚钱的日子,按照结婚之初的约定,记账,存钱,因为我要上班,背奶,各种折腾相信所有背奶族妈妈都深有体会吧,回到工作岗位上班第一个月我就直接瘦了8斤。不过这一年我们两个人确实按照原定的存款计划结余到了存款,这一年我们的理财方式依然还是定存,因为觉得还是原始积累的阶段吧!自己关注其他的也不多,还在适应孩子和老人,一大家子生活中的日子,这一年按那样存钱的方式,然后两个人剩余的钱基本就是老公负责家里的水电煤气,物业房贷,我负责车子和自己的置装护肤费用,其他小朋友啊,人情啊,公用日常家用基本就是谁顺手就买了,基本支出超过一千块的时候两个人都会商量知会一下,也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
结婚第三年,逐渐适应了父母角色的转换,小家存款开始往20个大关迈进的时候,银行利息开始降息了,我也开始关注理财分配的问题了,虽然前期也会看一些理财论坛,但是骨子里还是偏保守多一些吧,所以除了定存以外,开始接触了货基,只敢小试牛刀的买一些。这一年存款计划实行的还不错。
结婚第四年,这一年我除了定存,货基以外,因为逛了很多理财论坛后,所以理财观念也开始了一些转变,买了国债,也开始接触了一些网贷,知道了所谓的理财配置,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的理财方式开始了多元化。也知道了保险的重要性,开始给自己和家人适当的配置了一些消费型的商业保险。这一年小朋友开始了幼儿园生活。除了记账以外,开始试着做小家的年度支出预算了。
结婚第五年,理财方式从定存,国债,货基,网贷,我开启了基金定投之路,也学会了买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年理财折腾的挺厉害,虽然本金有限,但是我在尽我所能的收益最大化,这一年因为网贷的利率受国家管控开始利率下降。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理财方式,这几年从msn到搜狐,后来又到小她,还有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理财论坛和大咖公众号学习,各种理财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骨子里还是保守的理念偏多一些吧,所以开始有了理财还是要保本为主的理念,所以慢慢的把网贷退出来了。开始拿了一两万块钱试水股票操作。
结婚第六年,也就是2018年今年,我家一直沿用的是结婚之初的存钱方式和理财模式,我跟老公一直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工资卡和信用卡,虽然小家的公共基金是我在分配折腾各种理财,但是每年定下什么样的基调,我都会跟老公说说,每年年底也会跟老公说说一年到头我理财的收益是多少,我们当年存下多少,然后两个人一起商量计划来年的年度预算,各种计划,生活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家现在的理财方式主要有:国债,银行理财产品,货基,基金定投,少量的股票和一点还未到期的网贷,基本舍弃了定存。
结婚这些年,没有折腾房车这些大件,两个普通工薪族,带着小朋友和老人同住异乡,一大家子的生活,各项开销都不小,孩子学琴各种,在能力范围内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每年计划着存到一些结余,基本年结余率在30-40%之间吧,努力争取达到50%吧,是我们未来的目标,理想状态在四五年以后凭我们自己的能力再来折腾一套房子吧,这期间应该也会换车吧!在共同管理的日子里,希望小家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