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波浪理论是什么?一文揭秘股票波浪理论
第6浪A浪:在熊市的A浪期间,投资界总体确信这次反作用浪只是下一腿上升行情前的退却。尽管个股的形态有技术上的破坏性裂纹,但大众仍蜂拥般地买入。A浪为随之而来的B浪定下调子。五浪结构的浪A意味着浪B是锯齿形调整浪,而三浪结构的浪A意味着平台形或三角形调整浪。A浪可以为3波或者5波的形态。在A浪以3波调整时,在A浪结束时,市场经常会认为整个调整已经结束。在多数情况下,A浪可以分割为5小浪。
市场人士多认为市场并未逆转,只视为一个较短暂的调整。
图表上,阴线出现的频率增大。
第7浪B浪:B浪是假牛市。它们是无知者的举动、牛市陷井、投机者的天堂、零股投资者心态的放纵,或愚蠢的投资机构者自满情绪的显露(或二者兼有)。它们通常只涉及少数股票。而且常常没有被其他平均指数“印证”,技术上也极少是强势,而且注定要被浪C完全回撤。如果分析人员可以毫不费力地对自己说,“市场出问题了”,那很可能是B浪。X浪以及扩散三角形中的D浪——都是上升的调整浪,有着相同的性质。几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在A浪以3波形态出现的时候,B浪的走势通常很强,甚至可以超越A浪的起点,形态上出现平坦型或三角形的概率很大。而A浪以5波运行的时候,B浪通常回调至A浪幅度的0.5至0.618。
升势较为情绪化,维持时间较短。
成交量较小。
第8浪C浪:下跌的c浪摧毁性极强。它们是第三浪,而且有第三浪的大部分特性。就是在这段跌势中,实际上除了现金以外无处可藏。投资者在浪A和浪B中持有的种种幻想都在此时灰飞烟灭,恐惧控制了一切。C浪持续时间长,广泛性强。1930至1932年的走势是一个C浪。1962年的也是一个C浪。1969至1970年的,以及1973至1974年的走势也可归类为C浪。在大熊市中,向上调整浪中的上升C浪强劲有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新一轮涨势的开始——尤其是因为它们以五浪方式展开。例如,1973年10月的反弹(见图1—37)就是一个颠倒的扩散平台形调整浪。除三角形之外,在多数情况下,C浪的幅度至少与A浪等长。
杀伤力最强。
与第3浪特性相似,以5浪下跌。
股价全线下挫。
第9浪D浪:除了扩散三角形调整浪中的之外,所有的D浪常常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这很可能是因为非扩散三角形调整浪中的D浪是一种混合物,是部分的调整浪,但因为它们跟在C浪后面而且没有被完全回撤,所以又有第一浪的某些特征。在调整浪中上升的D浪与B浪一样都是假牛市。1970至1973年的升市是循环浪级的浪Ⅳ中的浪(D)。此时,平庸的机构基金经理的“唯一决策”的自满情绪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参与的股票范围仍然很窄,这回是蓝筹股五十家和时兴股。1972年,腾落指标就像运输股平均指数那样早早见顶,拒绝印证五十家蓝筹股授予的高得离谱的市盈率。为了准备总统选举,华盛顿在整个涨势中开足马力维持虚假的繁荣。就像对先前的浪(B)那样,“假牛市”是对浪D的合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