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科力远:打通锂电上游完善产业生态(氢能源动力龙头科力远)

  11月18日,科力远(600478)披露《关于孙公司购买股权的公告》,控股孙公司宜丰县金丰锂业有限公司(简称“金丰锂业”)将购买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宜丰县东联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东联公司”)70%的股权。

  资料显示,东联公司拥有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同安瓷矿、鹅颈瓷矿、第一瓷矿、党田瓷矿四大地下矿的采矿权。因此,这一收购也标志着科力远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锂矿资源。

  由于此前金丰锂业已通过系列收购具备了碳酸锂生产条件,因此公告还意味着科力远如期打通了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掌握了布局锂电全产业链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保障供应、控制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科力远公告当日恰逢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

  业内人士认为,两部门联合发文,体现了锂电池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行业现状:越靠前越赚钱 上游争夺白热化

  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下,新能源行业狂歌猛进,锂电作为关键支撑备受关注,锂资源的争夺战日益白热化。随着而来的,则是锂“焦虑”在产业链各环节的蔓延。锂矿和材料价格受市场预期、供需错配和开发周期影响,不断创下新高。

  上海有色金属交易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锂云母(2%sLi20<2.5%)价格已达到1.23万元-1.4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也上涨至59万元-59.6万元/吨。目前的碳酸锂价格已是2020年6月(4.1万元/吨)的约14倍,较今年2月份(36.4万元/吨)的涨幅也达到64%。

  锂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家中有矿”的产业链企业利润水平更有保障,业务布局更加从容。今年第三季度,在锂电池板块84家上市公司中,有72家实现单季度营收正增长,5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且越靠近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利润水平越高。

  在切入锂电赛道之初,科力远便制定了构建涵盖锂矿、锂盐、极板、电芯、储能和电池回收完整锂电产业生态的战略布局,此时拿下锂矿资源,对企业保障锂供应、打通上游、控制成本、提升中下游以及终端储能业务的经济性和竞争力、增厚企业业绩等具有全局性意义。

  随着4座高品位地下矿到手,科力远在锂电全产业链搭建以及成本控制方面显得有“锂”有据。该公司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锂矿项目储量充足,能充分满足未来生产需求,预计到明年年中将完成1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明年年底完成3万吨产能建设,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锂矿方面,科力远透露,在明年年中1万吨碳酸锂产能目标达成时,将同步配套完成相同当量的锂矿开采规模。

  同时,企业还将积极改善产品技术工艺流程,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技术、模式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科力远布局:源头“保供控本”终端强力拉动 产业链协同分享“规模盛宴”

  上述《通知》指出,锂离子电池是支撑新型智能终端、电动工具、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产品。其中,储能是新能源浪潮下的万亿市场,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巨大。《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装机增量预计将达到12GW,累计装机将达到40GW,90%以上都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科力远表示,通过打通锂电上游,可为公司全产业链提供资源支持,实现成本可控。终端的储能业务则可以吞吐上游产能,保障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持续性,共享“规模盛宴”。

  根据当天披露的另一则公告,科力远控股的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成为宜春力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该中心长期围绕镍系列和锂系列电池材料的制备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并在2011年成功发布了中国首个“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在储能材料和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产业化经验。同时,科力远合资公司的“镍氢+锂电”数智混储系统在电池安全、智慧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术路线。

  作为科力远全产业链模式的重要一环,储能业务在受益于技术实力的同时,还将“享受”锂电上游赋能,在电池材料保障和产品经济性方面形成竞争力。同时,储能电池的巨大需求也将有力拉动和消化产业链前端产能,从而形成相互拉动、循环增长的有利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在上游资源和终端储能的“相互成全”下,科力远有望持续夯实锂电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掌握行业话语权,拓展新能源赛道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