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低价新股更有优势(低价新股更有优势嘛)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新股上市表现不佳,破发成为常态。“打新神话”不再,部分投资者打起了“退堂鼓”,新股发行节奏也一度趋缓。但近期,新股市场又有回暖趋势。

  01

  近期新股市场回暖

  Choice数据显示,上周12只新股的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7.38%。其中,“百元股”聚和材料首日上涨35.37%,单签盈利近2万元;沪深两市无新股破发。

  回溯至11月,共33只新股上市,其中有7只新股首日破发,占比21%,其中破发新股有3家来自创业板,4家来自北交所。11月上市新股首日涨幅最高是怡和嘉业。11月1日登陆创业板的怡和嘉业,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涨至299元,中一签最高可赚89560元。截至收盘仍然大涨141.91%,成为11月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

  拉长时间线来看,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A股共有368只新股上市,其中深交所177只(创业板141只)、上交所140只(科创板111只)、北交所51只。1-11月,A股融资总额约5354亿元,与2021年全年规模基本持平。

  此前,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A股上市业务主管合伙人童传江预计,2022年全年,科创板大约有140-160家企业上市,融资额达2300亿-2600亿元人民币;创业板有190-210家企业上市,融资额达1900亿-2150亿元人民币;上交所及深交所主板估计有约80-100只新股,融资约1400亿-1700亿元人民币。

  以目前A股新股发行情况来看,上述融资额不难实现。

  从破发率看,今年以来,科创板日破发率高达42%;北交所板块的首日破发率28.3%;创业板的首日破发率近20%。

  虽然破发率较2021年显著上涨,但A股的新股回报率却处于领先水平。彭博数据显示,今年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平均回报为29%,好于美股5.5%的平均回报,港股方面今年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则平均下跌6.2%。

  02

  本周14只新股申购

  随着2022年进入倒计时,一批新股也抓住今年的尾声密集发行。根据初步安排,本周(12月12日-12月16日)A股将有14只新股密集开启打新。

  低价新股更有优势?

  简要分析本周申购的新股可以发现,有以下几只可以重点关注:

  拟于本周一(12月12日)申购的源杰科技为国内高速率激光器芯片龙头,发行价100.66元/股,顶格申购需3.5万元沪市市值,具有“肉签”属性。据招股书,目前,源杰科技实现向海信宽带、中际旭创、博创科技、铭普光磁等国际前十大及国内主流光模块厂商批量供货,产品应用于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国外知名运营商网络。

  拟于本周二(12月13日)申购的首创证券是今年首家获证监会IPO批文的券商,也将成为第42家A股上市券商。

  此外,拟于本周三(12月14日)申购的微导纳米为国内领先的薄膜沉积设备生厂商、杰华特为国内领先的虚拟IDM模式模拟芯片供应商;拟于本周四(12月15日)申购的山外山为国内领先的血液净化设备制造商;拟于本周五(12月16日)申购的川宁生物为抗生素中间体龙头企业。

  03

  低价新股或更具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一周,多只新股发行价在10元以下,尤其是北交所和主板。联系上文提及的新股破发率,定价更高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明显更易破发。

  因此,低发行价对于新股而言,是长处还是缺点?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10元以下的上市新股共有54只。从首日涨跌幅来看,在低于10元的个股中,涨幅超过100%的有6只,超过200%的有2只。上市首日破发的只有6只,破发率11%,其中5只为北交所上市公司,1只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破发超10%的仅一只。

  低价新股更有优势?

  高价股方面,已上市的百元以上新股今年共有19只,其中7只上市首日破发。这7只个股上市首日跌幅均超10%,破发率超过37%。

  对比同期A股的全市场新股,尤其是发行价大于100元的新股,A股中的低价新股,韧性更强。从择股策略看,高发行价、高发行PE、高估值溢价的“三高”新股破发风险更高,低发行、低估值、小市值的打新策略占优。

  04

  注册制下A股市场如何变化

  时下,新股破发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新股破发主要是因为发行价偏高,而注册制模式下的新股发行价又往往比较高,因此破发率逐步高企。

  只要新股发行价降下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吗?

  这样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够完整的。由于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价格,是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向合格机构投资者询价来确定的,因此,这背后其实是投资理念的分歧。

  以往市场的“新股为王”格局,根本原因在于新股供不应求,容易被资金炒作。随着注册制实行,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但市场依旧将认购到新股视为“中奖”,盲目申购现象依然存在,强化了新股的高价发行格局。形成炒作之后,估值就变得次要了,即便定价机构把发行价定高一些,市场依旧不缺少“接盘侠”,这也导致新股超募现象越发显著。

  不过,随着全面注册制推行后,A股估值和交易结构或将进一步分化,不具备基本面支撑的高价新股将被市场淘汰,进而使得新股定价回归理性。

  另一方面,注册制的推进将极大压缩“壳价值”,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更多源于业绩而非“壳”,从而使得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与基本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借鉴成熟市场,海通证券认为,全面注册制环境下A股小盘股的估值溢价有望进一步压缩,同时市场整体的交易结构或将持续偏向龙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