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普集团三年累募85亿扩产疾行(拓普集团基金)
新能源汽车赛道火爆,拓普集团(601689.SH)扩产疾行。
近日,拓普集团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投入到8个汽车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拓普集团近三年来保持着一年一次募资的再融资频率,加上此次定增,募资将累计达85亿元,均用于建设新产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建产能的释放,叠加成本管控优化,拓普集团业绩迭创新高。继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破百亿、净利润首破10亿后,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12.09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时公司加强研发,2018年以来的近五年时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20亿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扩产疾行公司的财务负担在加大。其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的34.09%增至2021年的43.15%,今年前三季度达53.32%。
拟再募40亿扩产
搭载新能源汽车东风,拓普集团积极进行产能储备。
根据12月12日披露的定增预案,拓普集团本次拟募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重庆、宁波前湾、安徽寿县、湖州长兴等地的汽车轻量化底盘系统、内饰功能件及热管理系统等8个项目。募投项目总投资78.3亿元,项目建设期18—30个月。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拓普集团持续加码产能。2020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投入汽车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该定增于2021年2月落地后,公司又于同年11月公布可转债募资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5亿元再扩张480万套轻量化底盘产能。包括本次定增,拓普集团近三年将累计募资85亿元。
频频再融资扩产,拓普集团的信心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EVTank 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02.4%。展望2030年,EVTank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80万辆,占当年新车销量的比例将接近50%。
2022年1—9月,公司底盘系统产能为300万套、内饰功能件产能为500万套、热管理系统产能为50万套,根据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上述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生产及市场需求,急需突破产能瓶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本次募投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将新增轻量化底盘系统产能610万套/年、新增内饰功能件产能310万套/年、新增热管理系统产能130万套/年,预计增加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净利润13.2亿元。同时也将提升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基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和空气悬架的研发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急速扩产之下,拓普集团的财务压力在加大。其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的34.09%增至2021年的43.15%,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32%,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为32.99亿元,一年内需偿还的流动负债余额则为87.05亿元。
拓普集团称,本次发行完成后,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业务将进一步向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方向发展,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长期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前三季净利增六成超去年全年
前瞻性战略布局,使得拓普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拓普集团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智能驾驶系统八大业务板块,于2015年3月登陆A股市场。
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多年,拓普集团收获大批优质客户。在国内市场,公司与比亚迪、吉利新能源、赛力斯、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的合作进展迅速;在国际市场,公司与美国的创新车企RIVIAN、LUCID,科技企业以及FORD、GM、FCA等传统车企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由于积极扩大产品线、拓展客户群,拓普集团业务增长较快,同时带动业绩整体增长。公司实现营收从2015年的30.07亿元增至2021年的114.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4.09亿元增至10.17亿元,扣非净利润从3.76亿元增至9.71亿元。仅2019年因市场回落承压为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继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破百亿、净利润首破10亿元后延续高增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11.03亿元,同比增长41.93%;净利润12.09亿元,同比增长60.44%;扣非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增长60.62%。前三季的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拓普集团在“开源”上战略布局,近几年的“节流”工作也做得不错。2019年至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从15.6%降至8.6%,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微降至8.6%。
值得一提的是,拓普集团始终坚持研发与创新,2018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88亿元、3.14亿元、3.55亿元、5.02亿元,今年前9月,公司研发费用为5.47亿元,同比增长53.56%。近五年时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20亿元。公司当前在全球八大城市设有研发中心,截至 9月末拥有研发技术员工5930人,占比为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