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保险股长期配置价值显现,机构增持回购频频

  今年年初至今,保险股延续去年年末走势,回升趋势明显,A股港股多只个股齐涨,提振市场信心。

  从原因来看,机构加仓回购动作不断,彰显机构对保险企业良好前景的认可;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保险企业基本面坚实,头部险企转型成效明显。

  展望后市,多机构分析师表示保险板块在资产负债双轮驱动下有望迎来近一步估值修复,实现深蹲起跳。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保险股走强

  近期保险企业在二级市场上的亮眼表现主要受到多方因素驱动。

  一方面,机构大幅增持回购,看好优质险企长期配置价值。比如于2022年年末登陆港股的新秀阳光保险就在近日获得了资本“青睐”。根据香港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3年1月6日,阳光保险获投资人在场内增持6660万股,涉资约3.88亿港元。

  对于股东增持,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在保险整体板块估值偏低的情况下,大手笔增持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这是因为增持相当于释放出积极的信号,表明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另外,友邦保险也在1月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255.86万股,回购金额2.25亿港元。据统计,自去年3月友邦发布10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以来,该公司持续进行股票回购。

  回购同样具有稳信心的作用。经济学家宋清辉谈到,在保险板块震荡背景下,“真金白银”大手笔回购增持对提振股价具有积极作用。

  而让资本坚定对保险板块信心的根本要素则在于险企基本面不断好转,头部优质险企已释放转型成效。

  以阳光保险为例,在人身险领域,近年来其对代理人渠道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代理人队伍质态与产能,因此,旗下阳光人寿核心的活跃代理人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活跃代理人人均产能实现了20%的正增长,体现出代理人提质增效的成果。不仅如此,去年上半年,阳光新业务价值在一众险企负增长的疲弱态势下实现罕见的正增长。

  在财险领域,得益于阳光保险出色的业务品质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将传统车险定价模型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升级形成的“车险智能生命表”管理体系,阳光财险赔付率由2021年的66.6%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64.3%,费用率也持续下降,2022年上半年达到34.5%,综合成本率为98.8%。

  估值修复继续,2023保险股仍有上行空间

  当下,保险股延续去年年末走势,多家机构分析师看好2023后市发展,认为后续在资产负债双轮驱动下险企有望实现估值深度修复,仍有上行空间。

  开源证券分析师谈到,资产端,2023年有望迎来权益市场、长端利率双改善,带动上市险企弹性释放以及估值修复。负债端,2023年有三大期待,一是理财需求提升,受权益市场波动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影响,保险产品需求迎来一定提升;二是渠道改革见效,寿险行业目前仍处于转型攻坚期,但部分先行指标如活动率已有部分改善,同时代理人降幅有望收窄;三是防疫政策优化后居民收入预期有望进一步回升,保障意识或有所增长,有望进一步带动保险销售。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保险股已迎来拐点,未来三年将反转走向健康发展。具体看:保险的保障、养老、储蓄需求都有望回归长周期增长;代理人队伍基本出清到位,活动率和产能都重回增长区间;疫情管控政策已经调整,一线城市线下活动已经走向恢复;地产政策不断加码,信用风险大幅缓解。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中长期来看,保险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保险的产品数量和种类都要远远高于我国,国内保险行业渗透率相对偏低,具备潜在的增长空间;同时在国内人口结构转型压力下,保险需求有望进一步抬升。在新的一年,保险股有望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