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一批巨亏“业绩雷”昨夜炸响,却未见“股价雷”相随,航空、地产多个行业待业绩利空出清

  按照惯例,业绩较差公司一般会将公告时间拖至最后。1月31日是去年业绩预告截止日,这两天一大批巨亏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航空、地产、消费、科技以及能源股均有业绩“大雷”爆出,因疫情以及产业政策影响,航空与地产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是科技股的亏损则各有各的理由,更有上市公司百亿亏损伴随百亿减值计提,引发市场“财务洗澡”的质疑。

  与此前业绩暴雷引发跌停不同,今天的股价表现相对波澜不惊,利空尽出氛围明显。

  年度“差生”大扎堆

  年报预告最后两天,亏损“差生”接连来报道。Wind显示,截至31日下午6点,业绩预亏超过10亿的上市公司已达109家。航空、地产、消费、科技以及能源股均有大雷爆出。

  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的航空公司成为业绩亏损的重灾区。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三大航空公司去年合计亏损超千亿元。具体来看,中国国航预计净亏损370亿元-395亿元、中国东航预计净亏损360亿元-390亿元、南方航空预计净亏损303亿元-332亿元。此外,亏损过百万的还有海航控股,亏损为185亿元-220亿元。

  中小航空公司也未能幸免,吉祥航空预计净亏损35.7亿元-42.3亿元,春秋航空预计净亏损23.5亿元-26亿元。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降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和价格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购房需求探底的2022年,房地产企业也迎来大幅亏损。阳光城去年业绩预亏80亿元-110亿元,中南建设预亏75亿元-90亿元,格力地产预亏23.86亿-28.63亿元,华侨城A预亏80亿元-110亿元。

  此外,“猪周期”正邦科技去年预亏110亿元-130亿元,让人意外的是医药个股华北制药、君实生物在去年分别亏损6.84亿元和23.96亿元。

  科技板块的亏损则各有各的心酸,因被踢出“果链”等影响,欧菲光去年亏损41亿元-52亿元;新能源车产业链企业赛力斯则因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增收不增利,亏损亏损35亿-39.5亿元;半导体企业寒武纪的亏损原因则在于研发增加和战略备货、存货库龄增加导致减值计提,去年亏损范围在10.35亿元到12.65亿元之间。

  巨额商誉计提引发“财务大洗澡”质疑

  因存货备货、应对特定风险进行计提、或者在收购过程中进行商誉减值准备并不罕见,但是去年动辄百亿的计提也引发“财务洗澡”质疑。

  蓝光发展因计提160亿成为今年年报中的“计提王”。

  蓝光发展主业为房地产,这家市值仅35亿元的公司30日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7亿元左右。

  巨亏原因在于经营亏损与减值计提,蓝光发展称,为存货跌价做准备,公司综合估计计提了约160亿元的减值损失。尽管计提可能未来在财报上回转,但是这一操作引发投资者对其“财务洗澡”质疑。

  所谓“财务洗澡”,财务大清洗,是一种财务舞弊的行为,指企业通过在年报中将亏损虚增,隐瞒企业当期增加的净资产,并在以后期间进行调整增加企业利润的行为。“财务洗澡”之后的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也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同样为应对房价不确定性进行计提的还有格力地产,其去年计提减值准备在15.8亿元至18.96亿元之间,公司当年预亏损23.86亿元-28.63亿元。

  进行大额计提的还有世纪华通,该公司去年三季度还在盈利,第四季度计提可能高达83亿,直接导致其业绩亏损在60亿元到80亿元之间。

  1月30日,主营游戏业务的世纪华通公告称,公司暂估商誉计提减值准备45亿元至60亿元;此外公司拟对部分被投公司及其他资产计提部分减值准备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前述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63亿元至8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投资者曾在去年11月向公司询问是否有商誉减值,公司予以否认,这一反转显然让投资者无法接受。不少投资者留言发泄不满情绪。

  1月30日,世纪华通董事长王佶通过公开信形式解释了巨额商誉减值的原因,商誉减值作为一种财务处理方式,在近两年经济疲软的宏观环境下,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是常见的情况。尽管从账面上来看,商誉减值短期内会造成业绩亏损,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王佶还表示,商誉减值既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也不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造成影响。计提商誉减值,对公司而言,是一次主动的“跨越艰险”,有助于公司排除万难,更利于聚焦核心业务,增强市场信心。

  此外,因计提导致亏损的还有华北制药,其公告称,因搬迁停工损失坏账准备7.24亿元,去年净利润亏损为6.84亿元。

  股价波澜不惊,利空尽出?

  面对动辄百亿亏损,今年投资者似乎格外淡定,从1月30日发布业绩预亏的上市公司来看,鲜有跌停现象。

  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业绩预亏超过10亿的部分上市公司中,表现较差的是医药个股,君实生物,涨幅为-4.63%,华北制药、寒武纪和南非航空跌幅超过3%。

一批巨亏“业绩雷”昨夜炸响,却未见“股价雷”相随,航空、地产多个行业待业绩利空出清

  有多只个股在当天股价上涨,能源、地产是上涨的主力。比如,华能国际当日涨幅4.47%,阳光城、中南建设、格力地产、华电国际、中国重工均有不错表现。

  对于市场的相对冷静,有分析人士指出,业绩的落地利空尽出,反而在政策、行业的预期转变之下,不少投资者认为这些企业当下估值合理。

  航空板块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去年合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在疫情、国际油价高企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多方影响之下,这原本在预期之内。

  而在去年疫情政策优化之下,公募基金等机构对航空板块并不悲观。自去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现身包括吉祥航空、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华夏航空、春秋航空等定增中。

  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陆彬也在基金四季报中表示,在2023年的行业配置上,看好大消费领域中的出行链板块,如航空等行业。今年有望看到出行增加、全球通胀回落、人民币汇率回升三个因素同时出现,航空股收益向上趋势明显。

  获政策回暖的房地产同样如此,2022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三箭齐发”,房地产指数在去年11月初至今,涨幅超过21%。基金名将丘栋荣在去年四季度加仓地产板块,买入越秀地产、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发展、金地集团等相关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