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今年赚小钱,明年赚大钱”!中信建投策略会刷屏!新一轮科技周期显现,增量资金正来

  2月22日,中信建投证券2023年春季资本市场峰会正式开幕。8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60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参会,与中信建投证券38个团队首席分析师们一起,梳理资本市场投资机会,挖掘投资机遇。

  眼下,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即将迈向高质量稳步发展的新阶段。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初见端倪,资本市场资金也逐步从存量走向增量。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表示,仍对今年的市场继续保持战略乐观。

  具体到投资方向上,主要看好三条主线:一是数字经济及大安全,2018年以来,数字经济在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场景中涌现出很多投资机会;二是消费复苏与升级,中国消费需求离恢复到疫情前仍有较大空间,疫后传统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扩大和新型消费涌现依然是中期确定趋势;三是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有望真正推动优质国有公司迎来估值重估。

  黄文涛:今年A股可能赚小钱,明年赚大钱

  “2023年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应该都是涅槃重生的一年。”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黄文涛表示,去年美联储快速加息、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显著下行,共同造成各类资产出现显著负收益。而这两点在今年却发生巨大的积极变化,使“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共同构成了今年投资的两条逻辑主线。

  要实现15年翻一番GDP的宏伟目标,年平均增速要达到4.73%以上,因此增长速度无比重要。黄文涛预测,今年中国GDP能够达到5.1%左右的目标,最主要的就是靠消费恢复。在中国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国内经济还有很大的弹性和韧性,主要得益于政策空间充足。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会致力于推动经济的脱虚向实,致力于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他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充满希望。

  “既然今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关键一年,最受益的海外投资品种就是美债和黄金。”转向国内,黄文涛提到,在明年中美经济共振向上大背景中,今年A股可能是赚小钱的一年,明年是赚大钱的一年。如果今年经济、市场恢复,预计会有4万亿左右的资金流入广义的理财产品中,为中国金融资产重新估值带来大量增量资金。

  在黄文涛看来,今年最主要的宏观交易机会来自于上半年——增长向上,通胀下行,是经典配置股票的好时机。从统计规律来看,权益资产会表现更好。港股方面,过去两年港股市场出现了历史上非常罕见的持续下行,主要是受到加息、疫情、政策等因素影响,但这些因素今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或将是香港市场历史性机遇的一年。

  陈果:耐心静待“慢复苏”,把握牛回头机会

  “现在不太会是今年市场的高点,还处在一轮牛市的初期。未来一个季度,市场大概率会有一些波动,从中期来看应该是牛回头的机遇。”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说,把现在的市场位次对比历史估值峰位,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A股市场从去年到现在有明显上升,但位次情绪仍是低迷值,相对债券的吸引力依然比较高。

  

  

  他认为,今年消费有望持续复苏,但后续节奏或将有所放缓。根据东亚经济体的疫后修复经验,疫情结束后的前两个月为“快速复常”阶段,两个月后消费复苏速度逐步放缓。但强劲的经济增长很可能伴随着政策的收紧,经济温和反而对A股非常有利。

  “经济温和的环境将是今年市场的主基调,期间通胀压力较小,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较为友好,基本面和政策面环境均对A股较为有利。”陈果表示,随着经济进入正向反馈,各个领域都会有一些超额储蓄流出,不管是房地产边际改善、消费恢复,还是资金流入股市,都是利好。

  陈果指出,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能源的使用及信息的处理。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新能源领域已获得显著成就,未来的重点在于把握人工智能时代。举国体制下,数字经济“生态化”产业链纵横蔓延,伴随着产业进步,投资逻辑也将不断深化扩散。

  从Wind一致预期看,2023年全年盈利增速改善幅度靠前的板块集中在科技(电子/计算机/传媒)和大消费(餐饮链/医药/出行链),行情演绎遵循“估值领先-基本面验证”的波动式过程。综合盈利维度、估值维度、机构配置维度、中期产业周期位置及供需缺口影响五大因素来看,建议重点关注医药、芯片设计/消费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装修建材/工业金属、新能源运营/风光等板块。

  在市场节奏方面,陈果提到,历史经验表明,市场往往在春季行情中演绎较高预期,这也导致在4月迎来调整概率偏大。预计2023年全年整体将呈现逐浪上行趋势,未来一个季度市场大概率将发生一定波动,牛回头提供布局机会,后续经济+政策组合仍将推动市场上行,全年市场高点将出现在下半年 。

  武超则:算力和数字化新时代开启

  AI体验不断地刷新人们对科技行业的认知,算力和数字化新时代也正在开启。

  “数字经济始于AI,但远不止AI。”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认为,一轮大的科技行情永远离不开一场根本的技术跃迁,其次才需要考虑资产估值是不是足够有吸引力。2018年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开始,数字经济也随之不断积累创新,从量变到质变。产业端和二级市场近期对生成式AI的高度关注,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武超则从去年开始就对整个TMT板块相当看好。她认为,相比半导体是底层材料、元宇宙是应用场景,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对整个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或许会更大。不过由于兑现期长,市场短期内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仍是偏主题的。

  但她同时指出,随着产业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投资者就需要更多关注产业链的哪些环节更具壁垒。例如生成式AI大概包括四层投资机会:一是提供底层基础算力的云基础设施公司,以电子类公司为主,确定性最高;二是提供大模型或算法的公司,如OpenAI、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因对研发要求高而数量不多;三是偏专业的小模型公司,如医疗行业、汽车行业等,更多聚集于垂直行业;四是应用层的公司,更加百花齐放但不确定性也最高。

  在武超则看来,如今生成式AI使用的人工强化模型选择干预训练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路转变,这使得现有算力能够支撑训练模型的需要。未来随着产业链日趋成熟,训练AI的算力成本预计会明显下降,这或许会是AI发展的新出路。“只要应用起来了,消耗的算力成本一定能带动更多产出!”

  针对如火如荼的全面注册制改革,武超则预计,今后投价报告的含金量和关注度会大幅上升。届时券商研究需要基于专业判断,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博弈中,给出一个合理估值。为此,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在过去一段时间招募了大量产业背景出身的研究员,目前300人的团队中一半以上具备专业背景。

  她还表示,注册制或将成为投研业务转型的重要催化剂。一方面,券商投研的客户群体更加多样,来自产业、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的客群,给研究所带来了更多业务机会,一定程度上平滑了行业周期,避免大开大合带来的非必要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新的行业背景下,卖方研究会更加注重平台品牌的打造,进而改善过去行业周期性冷热交替,过度依赖明星分析师个人品牌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