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

  大家好,周末两会的召开,接下来的A股怎么走?泰勒找来券商研报,一起来看看。

  先插播一条消息,B站上热搜第一了。原因是突然出现大规模服务器崩溃,大量网友反馈无法正常刷新与播放视频,将#B站#话题顶上了热搜。

  不过截止发稿,B站部分功能已经恢复正常。

  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

  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

  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

  周末都是利好!

  1、两会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3月4日15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日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今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报告中表示,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各方面工作,今后还需不懈努力,下面简述几项重点: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六)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八)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2、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今年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3月5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现在我们的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中国联通已创新高。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策略: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将持续数月

  “两会”政策落地淡化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聚焦产业亮点,预计高频数据验证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将持续数月,第二波行情既是增量资金入场的接力,也是中大盘成长风格的接力,建议继续把握黄金配置窗口,聚焦产业逻辑顺畅的方向,战略配置“四大安全”领域,并提高半导体和信创板块的配置优先级。

  首先,“两会”政策落地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其定调的总量政策目标稳健,预计未来行动将更积极,而产业政策上发展与安全并重是未来主旋律;政策落地将淡化市场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有助于市场聚焦产业亮点,且预计未来政策预期仍有上修空间。

  其次,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的强度超预期,PMI数据超预期后,2月信贷有望延续同比高增,出行、生产和基建开工的高频数据持续改善,预计地产景气传导将提升经济弹性,数据不断验证下,料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一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将继续上修,预计二季度经济恢复的惯性不减,夯实全面修复行情第二波的基础。

  最后,国内外的宏观流动性扰动缓解,政策落地和数据验证修复微观主体信心,凝聚场外资金入场共识,预计增量资金入场将驱动第二波行情持续数月。

  2、招商策略: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哪些信号?

  整体来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符合预期,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基本一致相比2020 年和2021 年工作重心有所变化。

  整体经济增速目标5.5%,位于市场预期上限,传递出较大的稳增长决心,并且投资预计发挥主要作用;财政政策方面,定调积极,政府开支预算扩大,为扩大有效投资做出了诸多安排;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灵活适度”、“合理充裕”,基调与此前基本一致;房地产领域着墨较少,坚持房住不炒、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产业政策方面,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首次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等。综合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的信号,推荐关注地产基建稳增长产业链,数字经济等新基建领域以及高端设备、原材料、新型储能、光伏、风电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本周A 股主要市场多数下跌,成长板块跌幅居前,主要原因在于,1)本周海外地缘政治事件对上游资源品价格扰动较大,价值风格被上游资源品涨价带动;2)市场担忧通胀压力及滞胀风险,对成长股估值构成明显压力;3)周内“倒V”型走势,投资者规避周末风险冲击意愿较为明显。

  3、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政府工作报告六大看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目标到政策实施力度的表述均偏温和——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3%的预算赤字率,3.8万亿新增专项债规模以及“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稳健的经济目标背后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内生修复的信心、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对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关注。

  第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低于过去两年。过去两年,2021年的GDP目标为6%以上,2022年为5.5%左右;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体现了政府稳健和审慎的态度。从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前经济面临困难挑战的表述来看,全球通胀,外部打压,民营企业预期不稳,房地产市场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点,取代了去年强调的全球疫情、供给瓶颈和大宗商品价格。这些因素或许是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较为审慎的原因。

  第二,财政政策温和扩张,赤字率提升至3%,新增专项债3.8万亿。赤字规模有所增加,但专项债额度3.8万亿略低于市场预期,也低于2022年的实际新增规模4.15万亿。财政政策相关的表述还需关注以下几个点:第一,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金融机构上缴利润。第二,减税降费政策延续,没有强调减税降费的力度。第三,提及政府负债率,体现出对这一指标的关注。

  第三,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宏观政策要求保持连续性和针对性,货币政策则秉承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定调和部署,将“加大……实施力度”的表述修正为“精准有力”。具体而言,政策连续性意味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而资金利率中枢回归政策利率附近,针对性则意味着总量政策工具向结构政策工具让位。总体而言,本次报告对于宏观政策总体着墨较少,并未提及货币政策的具体细分目标,仅仅是为2023年政策基调定调。往后看,经济修复过程中结构性工具或更多发力,资金利率中枢回升至政策利率附近的背景下,后续资金面波动或持续较大。

  第四,房地产对优质房企呵护明显,但也要防止无序扩张。“防止无序扩张”也表明政府的态度为“托而不举”,以目前地产复苏的形势来看,预计不会出台过度的刺激政策。

  第五,地方政府债务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明确了“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措施,表明债务管控的范围有所扩大,中央有持续去杠杆降风险的趋势。分别来看,“遏制增量”的背景下,城投市场也不兴“大水漫灌”,地方融资平台不再以扩容为主,而是以“吃饱”为先,肆意吃撑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还;在“化解存量”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信贷置换等工作必不可少,预计推进由点及面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债务置换、甚至对部分退出公开市场融资的主体进行适度重组都将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第六,金融监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地产行业和地方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工作的核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贯穿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多层次、多领域持续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次报告在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表述之后,新提出了要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房住不炒”的根本定位并未发生改变。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遏制增量的表述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预计2023年对于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

  大类资产策略判断

  •   股票:政策目标稳健,微观信心修复。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总量政策目标相对稳健,但未来行动有望更加积极。一季末到二季度也将迎来数据验证期,经济复苏的进程有望进一步得到确认,料未来数月A股整体将处于顺风的环境之中。

  •   债券:债券具备配置价值。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和的宏观政策力度对于债市有一定利好,对于货币政策则延续了“精准有力”的表述。这样的政策组合似乎会让债市有些纠结,但债市已经逐渐体现出对基本面利空的钝化,我们认为当前利率水平下利率债已经具备配置价值。

  •   商品:内外分化。对于黑色金属而言,国内地产竣工的恢复和基建的持续发力可能驱动黑色金属价格震荡偏多;而对于原油和铜等外需驱动的能源和基本金属而言,美联储紧缩进程尚未结束,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也并未消散,中长期来看,其价格可能依旧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4、华西策略:“两会”行情后续将如何演绎?

  A股步入两会行情,重视产业政策催化。政府工作报告设立的GDP增速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当前国内经济疫后复苏趋势明朗,预计后续政策“强刺激”的概率不高,财政和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扩内需、促消费将是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硬科技、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有望迎产业政策催化。伴随经济数据和企业财报的验证,A股指数有望实现震荡中上移,海外加息预期和地缘事件更多是短期扰动。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

  1)疫后复苏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

  2)产业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信创、新能源部分领域”;

  3)改革相关主题“通信、传媒、券商、计算机”等。

  5、民生策略:在价值中找寻成长

  两会过后,市场也将迎第一轮揭牌时刻

  短期视角来看,周末(2023年3月4日)两会召开,从历史上看,两会前后存在相对明显的季节效应:两会前一个月市场往往会在各类两会主题的博弈中表现出色,而随着两会的召开,博弈情绪消退后表现略显平淡。随着经济数据的逐渐公布,市场也终于迎来第一轮的揭牌时刻。目前看,中国库存周期仍然是有利于需求恢复的状态(库存去化),但是行业供给格局和需求恢复的不同仍然让行业之间呈现较大分化,在有供给紧张的地方寻找需求恢复仍然是阶段性主线。

  在价值中寻找成长

  本轮全球利率中枢抬升的环境下,在价值中寻找机会仍然是未来主线,经济动能修复、通胀和国企央企改革将成为三大成长性来源。第一,关注通胀的反弹力量正在凝聚:油运、油,动力煤;第二,重资产国企重估:建筑、炼厂、电力、电信;第三,部分成长领域仍可布局:国防军工、数据中心;第四,经济动能的修复:房地产、保险。

  6、平安策略:三条高质量发展的交易逻辑得到进一步强化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和重点工作来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三条高质量发展的交易逻辑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一条主线是交易成长,即“安全与发展”主题下的科技成长与制造成长,计算机、通信、电子、机械、军工、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

  第二条主线是交易国企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政策高度大幅抬升,央国企估值打开更大政策空间,特别是科技、制造与能源矿产的领域。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和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政府报告提出,要“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位置”。

  “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当然与此同时,也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今年以来国企改革出台政策不断,3 月 3 日国资委召开会议提出,要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会上部分央企、上海国资委、深圳国资委也进行了交流发言。另外,今年全面注册制已成功落地,主板注册制以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动能打开更多国企改革的向上空间。

  第三条主线是交易消费复苏,关注出行、物流、食品饮料、汽车以及医药等板块的全年机会。

  扩内需是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重点工作,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就业目标提升至 1200 万人左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消费复苏是当前经济复苏最具确定性的板块,尽管当前代表大宗消费的汽车消费复苏力度有限,但是在政策引导下有望迎来更多的修复空间。以及医药板块也是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要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用药需求。在今年公布的地方政府重大建设项目中,医药基建也是重中之重。

  7、海通策略:“两会”报告对市场的启示

  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长目标5%左右,稳增长基调明确,未来政策端望持续发力稳增长。②借鉴历史22/10底以来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未来稳增长政策推动基本面修复、内资接力外资入市,望支撑市场进一步向上。③短期行业均衡,聚焦发展和安全并举的产业政策背景,全年重视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属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目前或未结束。对应到A股市场层面,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助推我国宏微观基本面走向复苏,市场行情有望进一步向上。

  我们认为22年10月底以来的这轮上涨行情并未结束,尽管今年1月30日后市场面临小幅调整,但后续随着A股基本面和资金面的积极因素催化,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

  近期部分低估值国企已经迎来估值修复,3月4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目前中证民企指数PE(TTM,下同)为41倍,中证国企指数PE为12倍,后续A股国企估值或仍存在修复空间。

  着眼全年,围绕报告指引的政策脉络,数字经济代表的成长空间或更大。当前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年维度关注消费反转。

  8、广发策略:两会解读:质升量稳—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经济目标围绕“质升量稳”展开。我们维持11.10日“破晓”系列以来的判断——“港股走牛市、A股走修复市”。23年经济底部回暖,我们认为23年最需要重视的要素因子是“变化”,23年市场将围绕主线“买变化”的三大线索配置:1. 线索一“困境反转”,优选低估值高Δg(消费建材/通用设备/创新药/中药);2. 线索二“政策反转”,“央国企重估”和“数字中国”有望成为稳增长“(再)加杠杆”的新抓手(运营商/建筑/半导体/信创);3. 线索三“港股天亮”,外资基于资产比价配置EM,配置港股“三支箭”:(1)扩内需“消费优先”&;“消费升级”:医疗保健(医疗服务/器械/创新药);(2)扩内需“重建”&;“发展”:平台经济;(3)扩大有效需求:地产竣工链(家电/家具)。

  9、安信策略:当前市场并不会因为政府工作报告出现过度反应此前交易逻辑大致延续

  可以看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大致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思路,整体并未超预期,对于当前市场的支撑逻辑(经济弱复苏“含金量”超预期+流动性并未趋势性收紧)影响较小。换句话说,当前市场并不会因为政府工作报告出现过度反应(上下空间有限),此前交易逻辑大致延续。因此,建议轻指数、重结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5%经济总量目标设定相对温和,但不代表“拼经济”或者复苏验伪(实际情况可能偏高),对于“发展”的整体诉求需要留待4月重要会议进行再评估,此前预期偏高的以北向为代表的外资(汇率)会相对敏感一些。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明显重改革、重安全、重结构,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基调突出,军工、数字经济、国企改革、中特估值体系和生态环境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呈现清晰的利好信号。

  基于资产定价的角度观察,尤以数字经济和国企改革值得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当前近似于2012-2013年宏观产业范式转变的迹象愈发明显(定价偏重改革),当前产业主题投资的活跃度仍将居高不下。基于宏观策略视角,我们此前提出在中国基本面相对占优的经济底色并未扭转的格局下,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水平(6.6-6.7)的回摆是A股市场再次走强破局的重要条件。对于这点,检验“弱复苏”含金量是否能持续超预期至关重要,显然市场当前对于“挤压式需求释放”(目前多数)与“自发持续性修复”(目前少数)存在争议。从资金交易方面,我们重视短期资金交易及主体,此前反复强调机构申赎比的观察。

  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呈现低位回暖迹象,今年1月和2月发行量分别是128亿元和121亿元,3月至今新成立基金的份额就达到58.61亿元,值得持续关注。需要提醒的是当前根据安信策略——A股“躁动”指数已经接近0轴且出现与指数的背离,本轮“冬日里的小阳春”可以明确进入尾声,向上的空间有限,再次强调:轻指数、重结构,消费和安全双主线依然值得重视。

  10、中泰策略:“中字头”崛起——掘金新一轮“国企改革”

  对于两会政策,当前决策层的定力和自信可能强于市场预期,因此一方面要调低对于总量政策的预期;另一方面,军费增速可能强于预期,叠加供应链安全和军工集团国企改革的催化,军工板块是我们看好的第一条主线。防御优先前提下,医药、高分红的低估值央企或将是两会后及当前地缘风险下最好的品种。具体来看:

  1)在地缘冲突或再度升级以及政策预期驱动的影响下,军工板块或存在较大的结构性机会;

  2)疫情对于社会的长期复杂性影响,以及居民看病需求的提升及国家后续对于医疗资源的投入加速,使得包括中药、医疗器械、OTC、药店等在内的医药板块的景气度将贯穿明年全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中药、OTC等医药品种逢调整可逐步布局。

  3)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低估值高分红的央企龙头仍是A股估值“洼地”,价值实现有望重塑央企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