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智飞生物净利降26%销售3300人占员工总数过半 蒋仁生吴冠江套现逾200亿市值蒸发2300亿

  高度依赖代理产品,智飞生物(300122.SZ)的业绩下滑。

  根据年报,2022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达382亿元,创了新高,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75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6%。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净利润下滑,原因是营业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2022年,公司代理产品收入增至35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140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公司自主产品收入锐减64亿元左右。自主产品毛利率超过80%,代理产品毛利率不到30%。一升一降,结果是净利润下降。

  除了高度依赖代理全球医药巨头默沙东产品外,智飞生物高度重视营销。截至2022年底,公司营销人员超过3300人,超过员工总数的一半。

  智飞生物由蒋仁生、吴冠江、刘俊辉三人联手创立,刘俊辉早已离开。智飞生物上市后,蒋仁生和吴冠江大规模减持套现。根据长江商报记者粗略估算,二人已经累计套现超过200亿元。

  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不到10%

  暴赚之后,智飞生物的经营业绩下滑。这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

  3月21日,智飞生物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64亿元,较上年的306.52亿元增加76.1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4.83%。

  不过,公司是增收不增利。当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75.39亿元,较上年减少26.70亿元 ,同比下降26.15%。导致净利润下降的因素,不是非经常性损益,而是主业。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75.10亿元 ,同比下降26.26%。

  2010年,智飞生物通过闯关IPO登陆A股市场,2010年至2016年,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不佳,营业收入从7.37亿元下滑至4.46亿元,净利润从2.57亿元减少至0.33亿元。

  2017年开始,智飞生物经营业绩大逆转,2017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3亿元、52.28亿元、105.87亿元、151.90亿元、306.52亿元,同比增长201.06%、289.43%、102.50%、43.48%、101.79%,均为超高速增长。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32亿元、14.51亿元、23.66亿元、33.01亿元、102.09亿元,同比增长1229.25%、235.75%、63.05%、39.51%、209.23%,也为超高速增长。其中,2021年的净利润惊人突破百亿大关。

  为何进入2022年增收不增利呢?此前的高增长动力来自哪里?增长、下降,皆因代理产品。

  2011年4月25日开始,智飞生物代理默沙东产品在国内销售。当年,公司代理默沙东的产品为“默尔康”“纽莫法”,年度合同对价为4728.87万元。2012年续签代理的产品为“纽莫法”“维康特”。2013年续签,年度对价为8147.67万元。

  近几年,智飞生物的代理产品收入急剧增长。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与默沙东约定的基础采购金额分别为94.69亿元、116.07亿元、129.41亿元,实际采购金额为88.09亿元、165.62亿元、226.75亿元。

  2020年,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为139.5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87%。

  2021年,依靠新冠疫苗热销,智飞生物的自主产品收入猛增至96.9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1.64%,首次超过30%,但也是唯一的一次。

  2022年,公司自主产品收入为32.85亿元,同比减少64.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至8.59%,不足10%。

  于智飞生物的净利润而言,自主产品与代理产品的区别在于,自主产品毛利率碾压代理产品。以2022年为例,自主产品毛利率达86.48%,代理产品毛利率仅为28.66%,后者仅约为前者三分之一。当年,自主产品、代理产品的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4.04%、4.40%。

  据此可以判断,2022年的净利润下降,是智飞生物高度依赖代理产品后遗症的体现。

  令人担忧的是,高度依赖代理产品的同时,智飞生物高度重视营销。截至2022年底,公司市场营销人员数量达3359 人,占员工总数的58.57%,当年的销售费用为22.35亿元,是研发费用的2.62倍。

  陆股通连续五个季度减持

  净利润少见地下滑,股东早已开始减持。

  2021年三季度,陆股通持有智飞生物3.54%股权,位居第四大股东。从当年四季度开始,历经连续五个季度减持,到2022年底,陆股通的持股比降至2.02%。

  去年四季度,招商基金公司减持47.91万股,“医药女王”葛兰管理的中欧基金减持315.64万股股份。

  相较上述减持,大股东的减持才足够劲爆。

  智飞生物由蒋仁生、吴冠江、刘俊辉共同创立,但在代理与自主研发的战略方面,刘俊辉产生分歧。一年后,刘俊辉离开,另起炉灶创办了沃森生物。创始人仅剩蒋仁生和吴冠江。上市初期,蒋仁生和吴冠江的持股比分别为55.80%、26.10%。

  随着限售股解禁,二人择机进行减持套现。最先实施减持的是吴冠江,其在2012年二季度、四季度相继减持380万股、1398万股,2013年一季度又减持1980万股。根据智飞生物K线粗略估算,吴冠江本轮减持套现约12.60亿元。2015年二季度,吴冠江减持586万股,套现约2.34亿元。2016年四季度,其又减持6100万股,套现约10.40亿元。2018年二季度开始,吴冠江的减持更为疯狂。减持之后,其持股比例从2017年底的12.35%下降至如今0.74%,几乎完成了清仓。在这期间,其合计套现的金额预计为104亿元,其中,2022年一季度套现约5.60亿元。

  加上此前的减持,上市以来,吴冠江累计套现金额估计为129.34亿元。

  蒋仁生的减持套现也不手软,其首次减持出现在2014年,当年,其减持780万股,套现约3.42亿元。2019年三季度,智飞生物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蒋仁生定向减持1600万股“支持”员工持股,套现约6.6亿元。此后,其减持动作不断。

  2022年3月10日、14日,为了推进共同富裕之员工持股计划,蒋仁生向员工持股计划减持2878万股,一次性套现28.78亿元。

  上市以来,蒋仁生累计套现的金额为80亿元。其中,借道员工持股计划套现约35亿元。

  综上所述,上市以来,作为智飞生物创始人、曾经的一、二大股东,蒋仁生、吴冠江二人通过减持合计套现金额达210亿元左右。

  二级市场上,随着智飞生物业绩滑坡等,其股价也大幅下跌。截至今年3月24日,其股价为86.75元/股,较2021年5月17日的历史高位231.19元/股下降了62.48%。对应的市值,从3699亿元锐减至1388亿元,蒸发了23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