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重大信号!科技部大动作来了 科技部网站首页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

  在业内看来,AI产业创新型发展或将对经济增长带来直接影响,激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增量,其中包括上游的高性能算力芯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下游的多个领域应用如办公软件升级、智能手机/汽车/家居、智能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等。而在间接贡献方面,通过拉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AI产业可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赋能。<?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据了解,科技部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的协调作用,整合项目、平台、人才等资源,形成推进的政策合力。

  需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科研数据和算力资源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和统筹指导,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开放汇聚、提升相关创新能力。

  据了解,“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是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产物。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实施专家组组长、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数学或物理学方法的强大能力,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体系化布局、重大系统设计、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艾瑞咨询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及,虽然我国在数据、算力、算法及模型的基础层资源与研究积累日益丰富。但在应用场景上仍存在“对场景创新认识不到位,重大场景系统设计不足,场景机会开放程度不够,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

  2022年,国内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及通知,持续加强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工作的统筹指导,规范与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建设,实现AI与实体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

  据科技部透露,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的协调作用,整合项目、平台、人才等资源,形成推进的政策合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强的特性,逐步构建以人工智能支撑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的新模式,加速我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能力提升。

  科技部将推进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创新,发展一批针对典型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用平台,加快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性能计算中心与智算中心异构融合发展,鼓励绿色能源和低碳化,推进软硬件计算技术升级,鼓励各类科研主体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开放科学数据。

  直接或间接刺激经济增量

  实际上,从我国研发布局和进展来看非常重视人工智能。早在2017年国务院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引下,科技部成立了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

  近两年也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伦理规范》,启动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了以“基础软硬件”为主体,“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布局。

  从进展来看,国内学者提出了“神经形态完备性”理论,研发了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同时国内科研机构研发了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从技术水平来讲也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包括CHATGPT、GPT-4、文心一言在内等产品引爆AI赛道,引起各路资本高度关注。在市场看来,AI产品创新型发展,将会对经济增长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

  中泰证券一份研报分析,在直接贡献方面,AI产品创新可以刺激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增量,包括上游的高性能算力芯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下游的多个领域应用如办公软件升级、智能手机/汽车/家居、智能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等。而在间接贡献方面,通过拉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赋能。

  另一方面,该机构认为,AI产品创新可能催化劳动力、数据、制度等生产要素的变革,包括对劳动力带来的辅助效应、补充/替代效应、以及对数据标注带来的需求催化、对数据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信息监管制度带来的优化需求。

  此外,AI一方面通过辅助作用提升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补充/替代效应来实现对简单劳动力的弥补甚至替代,利于降低服务价格长期上涨的斜率。

  超6000亿“蛋糕”待分享

  整体来看,AI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云计算、IDC、光模块以及服务器液冷等细分环节;而中游包括多模态、NLP、虚拟人和视频生成等赛道;在产业下游,则涵盖电商、传媒、游戏、政务、教育和C端应用等方面。

  据艾瑞咨询测算,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958亿元,年增长率7.8%,整体平稳向好。该机构认为,2022年的业务增长主要依靠智算中心建设以及大模型训练等应用需求拉动的AI芯片市场、无接触服务需求拉动的智能机器人及对话式AI市场。

  目前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学术机构以及中小厂商均在竞相布局。艾瑞咨询预计,未来随着中小型企业的普遍尝试和大型企业的稳健部署,在AI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的背景下,AI芯片、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视觉解决方案、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决策智能应用等细分领域增长强劲。“2027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规模可达6122亿元。”

  中科闻歌交付中心总经理王璋认为,AI是释放数据要素红利、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他表示,未来应用场景会进一步多元化,未来10年是认知与决策智能的10年。“如ChatGPT展现的语言智能只是冰山一角,想要对人类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密度首席技术官刘益东表示,可以预见,在本轮智能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将进一步促进学界与产业界优势互补融合,并进入螺旋上升正循环趋势。

  他表示,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发展确立了目标,也为数智产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在新智能技术与新市场前景的双轮驱动下,AI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