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关键时刻!王宏远、邱杰、曲扬、崔宸龙、魏晓雪、周雪军、姚志鹏、于立勇、魏凤春、陈显顺、李文良、桑磊、

  A股市场行至3200点,2023年这样震荡起伏的市场让投资者情绪降至冰点。

  投资界有句老话:卖到人声鼎沸时,买在无人无津时。目前市场震荡起伏之下,不少板块和行业的长期投资机遇已经显现。在这一关键时刻,不少重磅投资人士纷纷谈及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感悟,认为目前现在整个市场处于底部区域,配置角度来看可以乐观一些。

  他们也建议投资者现在不能被悲观情绪裹挟,耐心一些,看远一些。

  前海开源王宏远、邱杰、曲扬、崔宸龙:

  中国资产长牛慢牛可期

  在市场震荡之际,前海开源多位投资人士纷纷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合伙人、战略顾问王宏远日前表示,在中特估理论的指导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下,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币、中国股票、中国债券等中国深层产品会进一步走向世界,从而实现中国资产的长牛慢牛!

  同时,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邱杰也表示,“估值,这是我对市场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沪深 300 指数的风险溢 价和指数的表现,去年底这个风险溢价基本处在过去十年的高位。尽管最近几个月指数有一些上涨,但风险溢价也就相当于 2016 年和 2019 年上半年的水平。所 以我认为从估值而言,现在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邱杰表示,对市场整体是比较乐观的。经济复苏趋势比较确定,通胀不会构成负面因素,国内流动性仍然宽松,全球对比而言中强美弱的趋势下,海外资金的流入会有益于 A 股市场;加上估值处于非常有吸引力的水平,在未来一年整体收益可能都会不错。具体方向要聚焦科技,兼顾消费。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很可能会看到中国的经济相对于其它的主要经济体在走强,中国资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相对于其它市场表现的会更好。”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曲扬也表示,今年接下来到明年的这段时间,港股可能会迎来比较好的宏观条件。中国经济强,同时全球资金趋于宽松,这样一种宏观条件是对港股是比较有利的。

  前海开源基金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表示,如果历史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或者历史是在不断重演的,从过去十年每一个周的风险溢价水平和未来一年的收益率水平做回归分析显示,今年这个点位上根据估算未来一年的收益率预期是比较好的,在整个 A 股的指数上面的收益率很大可能未来一年都是正值。

  崔宸龙直言,在这个位置应该更加乐观些,特别是对于做成长股的基金经理,在大家已经看到了偏底部的区域,看到了产业的趋势始终在快速的发展,“我们要保持信心,不能半途而废,这个也没有道理。”

  招商基金首席配置官于立勇:

  这段时间应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招商基金首席配置官于立勇表示,从大的市场周期看,现在处在底部探出之后的震荡回升过程,正是“寒春料峭”的阶段。虽然行情走势有反复,但大趋势还是企稳向上,从跨周期角度具有显著投资价值。

  从市场估值来看,目前A股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的1/3区间附近,股权风险溢价在历史较高的1/4区间附近,权益类资产配置价值或显著优于固定收益类。

  分析国内外情况,今年是影响市场的负面因素趋于缓和的一年:国内地产政策从严厉调控转向以稳为主,美联储加息接近顶部区域,市场估值也已在低位,有利于股票市场表现。虽然经济数据和股市行情短期有反复,但最困难的时间正在过去,市场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和耐心,等待内生修复的力量慢慢积累,时间站在乐观者一边,市场中长期振荡回升的方向是明确的,对此要有信心。

  今年总体看是很好的布局年份,特别是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相对低迷,一批优质股票因为短期流动性问题出现快速杀跌,进入价值区间,应立足于中长期积极布局。从配置角度,这段时间应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首席投资官姚志鹏:

  目前市场处于相当的低位

  谈及目前市场,嘉实基金股票投研首席投资官姚志鹏直言,现在整个市场处于底部区域,估值水平跟历史上任何一次熊市比,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的低位。

  姚志鹏表示,从经济角度来说,因为中国经济周期和西方的经济体处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更多处于流动性收缩使经济受影响的早期环节,而我们在抬升环节,所以我们把它叫东升西落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从绝对数上是一个温和增长的状态。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这样一个长期的视角,经济复苏的情况更像2013或者2019年这样弱复苏的年景。从投资角度来说,是成长唱戏,大家对经济增长逐步恢复信心,然后面临资产估值扩张的状态。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监周雪军:

  对于长期市场仍然充满信心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监周雪军表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短期表现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但对于长期市场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在产业升级之路上,制造业不断强化并在国际市场上抢夺市场份额是大势所趋,后续市场大概会从科技成长方向寻找突破点,传统消费和周期方向上,关注一些受益于成本下降以及政策托底预期的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在科技行业中TMT仍是主要的关注方向,尤其是AI的产业趋势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可能不只是一年半载的投资机会,持续性和可挖掘性可能会比较高。从AI的细分方向来看,一,和算力相关的一些细分方向落地比较快,而且展望比较明确,在全球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军备竞赛”背景下,AI服务器以及相关的算力基础设施值得重点关注;二,在AIGC等应用方面,我们国内的企业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的,与传媒、计算机等行业相关的方向可以重点挖掘;三、一些中国企业正在研发对标国外的模型,也值得我们去关注,但现在产业处在发展早期,很多股票带有一些主题性质。

  在消费行业中,我们比较偏向于家电,家电行业受益于成本下行,汇率变化有利于其巩固出口优势,行业竞争格局也较为稳定,电子行业也受益于成本的下降,但需求仍待观察。

  另一方面,持续关注“中特估”板块,一方面板块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与此同时,不少的国央企正持续提升经营效率。通过用好资本市场功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央企在资本市场的企业价值。

  对于地产、基建等行业,重点跟踪降息等政策预期。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长期逻辑,以现代化为锚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谈及后市表示,短期逻辑,暂时蛰伏。6月至今,市场整体结束了5月近乎单边下跌的市场走势,虽然没有出现趋势性的行情,但是宽基指数层面基本上能够在当前位置窄幅震荡。

  当然,市场内部结构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板块和主题轮动比较快,对政策预期、主题、概念比较敏感,看上去交易的机会多,但适合配置的机会较少,赚钱效应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弱。

  今年市场整体资金新增不多,无论是公募、私募、理财还是外资,没有看到系统性的、趋势性的资金流入,也就导致存量资金在市场内部做轮转,考虑到6月市场没有那么强的趋势机会,我们之前是建议投资者在6月多潜伏而不要追高,因为收益空间不大,追高的赔率不合适。

  长期逻辑,以现代化为锚。在资产配置中,需要明确投资的边界。上线是现代化的理想目标,数字化是灯塔。下线是系统性风险,房地产是主战场,关联的地方城投以及产业转型中的掉队者不建议进行战略性配置。中间区域主要指消费,周期、科技与金融产业。金融抽血支持实业,消费修复的疤痕效应,科技与周期结合老树新花。

  存量资本与增量资金在上述设定的边界内布局,基于政策的驱使需要布局安全与科技板块。此板块波动很大,我们提醒投资者,政府的工作十年为功,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很高,利用外部冲击来促使国内形成共识,共同推进现代化之路是既定的战略,这是战略性配置必须明确的事实前提。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

  A股仍具备震荡上行的基础 三维度布局结构性行情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A股仍具备震荡上行的基础。分子端,经济复苏的趋势仍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较强。今年1-4月服务业、建筑业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五一期间旅游出行的火热也体现了消费复苏的内生动力。4月末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分母端,估值依然较低。货币政策将呵护经济增长,海外加息也进入尾声,今年流动性将保持宽裕。上证指数ERP处于2000年以来80%分位,风险偏好仍处低位,后续修复的空间较大。

  其次,经济复苏仍有矛盾,叠加地缘政治等风险因素干扰,A股的上行过程将一波三折。在经历了三年的疫情之后,居民和企业部门的信心修复需要时间,经济复苏难以一蹴而就,反映在市场中就是指数的短期震荡。

  因此,结构性行情或分为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个维度是伴随2023年经济增长的稳字当头或稳中有进的基调确立,基建投资链条值得大家关注。2023年是二十大开局之年,基建端增速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2023年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到10%左右的增长,整体判断比较乐观。2023年是一带一路10周年的关键节点,再叠加国企国有资产重估的大逻辑,所以基建链条值得关注。

  第二个是消费链条。过去两年消费受到很多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都受到制约。伴随着疫情优化管理的措施出台,2023年可能会看到消费场景的修复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今年以来,居民储蓄率不断攀升,消费力潜力空间较大。2023年,伴随经济复工复产的加大和日常生活场景的修复,可能会看到消费链条的大幅改善,值得期待。

  第三个主线,从2020年以来一直在市场中反复演绎是科技成长方向。2023年以后,一个关键词是在于发展和安全。发展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而安全本身也要考虑到科技自主可控,考虑到成长未来能力。可能会涉及到像新能源、电子半导体、军工、高端装备等投资链条,在2020年之后都具备比较好的成长性,再叠加海外流动性负面因素的解除,成长板块会迎来相对比较好的估值环境和流动性环境。

  路博迈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魏晓雪:

  内生动能修复“初见端倪”

  路博迈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魏晓雪认为,目前走过了复苏的第一阶段,内生动能的改善是复苏第二步,目前处于“过渡期”。内生动能修复“初见端倪”,未来经济复苏预期再形成的阶段。

  目前经济复苏趋势确定,居民生活半径及企业经营活动加快正常化,居民收入逐步修复,推动收入与消费的正循环。地产端,是累积的“积极”因素减缓其拖累,地产销售向投资传递;而出口比预期有韧性。稳增长落地加快、大规模融资对实体支持的滞后显现。我们从最新的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中可以看到,4月份营收与利润增速数据均出现了短期边际企稳的信号,产销率看主动去库周期似乎正在接近尾声。

  新增政策预计“多线并行”:就业、地产、货币、财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预期海外加息落幕,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强美元带来的压力也有望缓和。资金回流中国,对A股信心形成支撑。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文良:

  对未来权益市场的走势判断较为乐观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文良认为,年初以来,受诸多短期利空因素的拖累,A股表现偏弱。在股市估值持续压缩后,尽管更加具有投资价值了,但投资者的情绪也更加低迷了。

  综合经济基本面、流动性、估值和产业趋势,我们对未来权益市场的走势判断较为乐观。

  经济基本面维度,必须指出的是,部分老经济部门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局部的,不宜线性外推。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新旧增长动能自然切换,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应保持乐观。历史证明,过往屡次市场对经济极度悲观时,事后来看往往都是错的。

  流动性维度,随着国内央行开启新一轮降息操作,海外通胀缓解使得流动性收紧接近尾声,全球资金面都正在趋于明显改善,有助于托底经济和各项大类资产价格。此外,在理财、存款利率普遍持续下调后,中高利息的优质资产普遍被市场渴求,股市中很多经营稳健的高股息板块和公司非常受益于资产荒的背景。

  而估值维度,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还是股债利差,当前的指标在历史可比中都是吸引力较好的水平,都能得出权益资产已经有很好投资价值的判断。

  从结构上看,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能抓住风口的企业也会获得难得的扩张机会,反映到股市中,也大概率有板块性或个股性的行情,市场至少处于可为时期。

  中欧基金FOF投资策略组负责人桑磊:

  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中欧基金FOF投资策略组负责人桑磊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较低,流动性维持偏宽状态,也已反映经济悲观预期,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但股票市场的底部往往是最难熬的时间段,市场波动是股票市场的常态,拉长时间看,市场的短期波动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权益市场相对债券性价比凸显,我们依然会在组合中维持较高比例的权益仓位。

  从A股市场各板块来看,主要板块估值都不高,都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但也多多少少都有潜在的风险,金融地产等板块与国内经济相关性强,周期板块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医药消费等板块则与经济以及行业政策等相关,新能源的景气度仍然较好,但竞争格局略有变差。在股票市场整体较弱且行业分化剧烈的波动过程中,寻找各板块低点缓慢布局或是比较好的策略。

  农银景气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张燕:

  悲观情绪有望修复

  农银景气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张燕表示,近期市场迎来多重利好催化,悲观情绪有望修复。海外方面,美联储暂停加息,海外流动性拐点逐步接近。

  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开始加码,后续经济动能迎来修复,企业盈利也有望见底回升。同时,当前A股隐含的风险溢价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长期布局时点已至。

  对投资者有话说:

  市场波动之际更要看长期方向

  因市场震荡不休,基金净值波动不已,投资者焦虑情绪爆棚,在此背景下,不少投研人士认为,市场波动大难免心情不佳,现在不能被悲观情绪裹挟,耐心一些,看远一些。

  “过去一段时间投资者的情绪接近冰点,一些封闭期基金产品投资者已经持有了三年,结果不太理想,对信心打击很大。我们告诉投资者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但为什么拿了三年还赚不到钱,甚至亏钱?”招商基金首席配置官于立勇表示,事实上,长期投资并不是在任何时点买入持有就可以,还要兼顾估值合理性,避免买在人声鼎沸时。

  于立勇直言,他过去长期做保险投资,发自内心地认为,股票市场长期是能赚钱的。只要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市场经济,资本市场仍然会是少数长期能够获取两位数年化回报的一类资产。因为投资的起点不同,基金投资收益会有波动,,最近两三年基金投资的低收益,源于2020年底到2021年年初核心资产的高估值。

  “在当前这个点上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风险已经降低。往后看两三年,复合回报或会超过历史上平均收益水平。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现在不能被悲观情绪裹挟,耐心一些,随着时间推移,内外环境变化,转机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到来。”于立勇表示。

  他还表示,在市场低点制约投资者做出理性选择的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对持仓亏损的懊悔,对抄到最低点的执拗,都会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应对。“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从跨周期角度把握市场收益。应对方法要落地可行,敢于在低位选择承受波动。对于长期投资者,目前投资播种的好时节。”

  路博迈首席策略师朱冰倩也有类似观点,A股震荡一直是主旋律,整体来看,上证综指在过去三年的涨跌幅为-4.83%,而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9.03%。市场震荡带来的亏损或为一部分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基金业绩分化的原因,除了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行情的结构分化。

  朱冰倩表示,市场总是结构分化且轮动的,不同行业间的景气周期不同,也就决定了行情的启动时间有差异。因此,相同的板块,甚至相同的基金,也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收益。之所以未能出现“时间换空间”,本质原因还是我们持有的这段时间,未能与行业的景气周期形成共振。市场并非简单的一蹴而就,波动是常态。而主动择时往往会带来收益上的差距,让长期持有出现偶发性的失效。在波动且分化的市场中,我们大可不必走向两个极端,去博弈短期的市场,或是逼着自己漫长无尽的等待。

  “通过均衡配置、分批定投,提前设置收益目标,一旦触达便可落袋为安。以价值投资的眼光来挑选基金和赛道,以波段操作来逐步兑现短期收益。”朱冰倩表示。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基金净值波动较大,与宏观经济预期、产业结构演化以及投资者行为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市场化运行态势下基金净值波动也是正常现象。投资者布局基金,需要在配置和择时上同时下功夫,既看中长期的战略性配置,也要相机而动。

  “从全球资本市场过去三十年历史看,不论科技、医药还是大消费数百倍涨幅的优秀公司,也无数次面临宏观预期、行业担忧、市场脆弱带来的股价剧烈波动。”嘉实基金姚志鹏表示,

  当下市场是在一个周期性的底部区域,而我们觉得当下这样是蓄势期,正是为未来谋划机会的时间窗口。

  也有投资人士跟投资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思路,坚持定投或许是好策略。

  农银景气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张燕表示,如果投资者认可自己所投产品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在市场出现波动之时,建议放宽心态,拉长周期淡化短期波动,坚定持有,静待花开。

  博时基金建议,投资者明确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匹配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尽可能的做多资产的配置。坚持长期投资、定期定投。

  海富通基金也建议,在市场震荡波动的时候,专注于自己的长期目标。通过关注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可以避免陷入当下的情绪,并做出符合整体投资策略的决策。

  从长期来看,在市场估值较低时坚持纪律化的投资,比如定投,在市场情绪较高时逐步获利了结,是非常适合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希望和大家一起秉持逆向布局、科学投资、长期持有的理念,用细心、耐心和恒心浇灌投资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