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三农社会学研究者:乡愁不应是病态的自怜自艾

三农社会学研究者:乡愁不应是病态的自怜自艾

  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了两年,曲终人散,两人终究还是离婚了。离婚后两个人生育的男孩归儿子养,而女方在村庄附近混了几年,又再嫁了。有了母亲主导的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儿子的心底对母亲滋生了抱怨,阿庆嫂觉得自己心里有愧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从此也不敢再对儿子的婚姻有所干涉。

  阿庆嫂的儿子在崇州市跑出租车,经其他出租车师傅介绍,他和现在的“媳妇”阿芳认识了。两个人恋爱之后,阿庆嫂的儿子才发现原来阿芳有过一次婚姻,并且还没有离婚。阿芳的丈夫是个装修小包工头,虽然能够赚钱,但是赚了钱之后就去赌博,对于阿芳和他们的女儿不管不顾,阿芳实在受不了丈夫,就开始找新的出路,在一家餐厅打工,工资不高,但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的开销。

  阿庆嫂的儿子和阿芳认识之后,就把她带回了家里一起生活,阿芳也就与丈夫离了婚,把女儿一起带过来。此后阿庆嫂的家里也就更加“热闹”了,阿芳不像阿庆嫂的前儿媳,天天外出打牌,恰恰相反,她是“屋里蹲”,天天在家里看电视,“在电脑上看电视,在电脑上看电视,拿着手机、平板还是看电视……”,在家里从不干活,阿庆嫂一提起来就显得一脸无奈。

  送走了一尊神,又请来了一尊佛。于是阿庆嫂每天的工作也就变得更加忙碌了,每天早上早起之后做好饭,照顾孙子、“孙女”吃饭,骑着三轮车送他们去上学,之后就在乡镇里跑三轮车接送客人赚钱,快到中午的时候把孩子接回家里,做饭、洗衣服,下午再继续工作。

  但是儿媳妇对这些从不管不问,只管自己“享清福”。阿庆嫂觉得这些都可以忍了,但是儿媳妇竟然还有意无意地嫌弃婆婆吃得太多了,每每总是怪声怪气地说:“钱没挣多少,饭量倒是见涨了,怨不得这个家穷”。这就使得阿庆嫂非常气愤,自己在家忙里忙外的,竟然还受到媳妇这般的奚落,很是受不了。

  然而最让她伤心的却是自己儿子的态度,现在的儿子对自己不但没有太多的体贴,反倒家里的矛盾还总是帮着媳妇。一次,儿子想买一辆私家车,阿庆嫂觉得自己没办法给儿子太多的帮助,就把仅存的柒仟元拿出来给儿子,但是当她刚要从怀里把从银行取出来的钱交给儿子时,儿媳妇却在一旁发冷话,说阿庆嫂也不给自己的儿子帮帮忙,存那些钱有什么用。

  呆在一旁的儿子像没听到似的,只是眼神迷离地看着别处。阿庆嫂再也无法忍受,狠了狠心,决定不把钱给儿子了。之后阿芳将自己存的三万元拿给了阿庆嫂的儿子,说这是自己对他买车的支持,阿庆嫂的儿子欣喜若狂,觉得还是自己的媳妇最亲,就直接用媳妇的名字给车上户,阿庆嫂觉得儿子不能这么做,就拿着柒仟元去给儿子,儿子领会了母亲的用意,态度却是很冷漠,接过钱的时候嘴里还嘀咕了一句:“早干嘛去了。”阿庆嫂的努力最终还是付之东流,儿子终究没有向媳妇提出更改过户的事情,阿庆嫂对儿子的失望也就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