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年古村被拆 称“仿古重建”
政府称五处古建筑系拆迁队误拆,将暂停拆迁,组织专家再次鉴定
古建筑为什么会拆?当地政府是何态度?对于三江村的未来,又是怎么样考虑的?钱江晚报记者来到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对于古建筑屡屡被拆被卖,该管委会一名负责人坦承是“监管不力”。他表示,三江村的拆迁均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了拆迁队。“我们的监管没有到位。”“是拆迁队把古建筑误拆了。”他说,根据此前协议,明确需要保留的是五处文物,需要延伸保护的是25处,包括被拆的台门。“我们经过检查,被误拆的一共有五处。”
比如写了“拆”字的太仓台门也是要保留的,“是拆迁队写错了”,该负责人说,“我们也很痛心”。他表示,目前,政府已经停止了该拆迁队的工作,并将按照协议作出处罚。但这个说法,拆迁队并不认同。该名重庆籍拆迁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政府定的只有5处建筑需要保留,他还带着记者一一进行了指认。“这5个地方我们都没有拆,另外的都是可以拆的。”
根据协议,拆下来的建筑,均由拆迁队处理。
“现在拆迁暂停,我们将组织专家进行再次鉴定,制定一个更详细的保护名录。”管委会负责人如此表示。另外,他们还将成立一支巡查队,每天巡查拆迁队工作,防止古建筑再遭破坏。
对于三江村的规划,这名负责人说:三江村将以“绍兴古代抗倭第一城”来规划设计,并在现存的古城墙基础上进行部分恢复,另大部分规划为景观绿化用地,打造一个生态宜游的“三江所城”。“我们会考虑一些专家的意见,拆一批,建一批,特别是保护一批。”
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在中国,又有多少这样的村庄在上演似曾相识的不幸。一个多月来,一次次穿过这个沧桑的城门,总觉得有些伤感和凄凉。此前,这里就可以听到大海的潮声;如今,他们告别故乡,将在何处安放乡愁?虽然,政府给它描绘了一幅光鲜的蓝图。和一名同行交流说,这个村庄,有太多可以探讨和思考的空间。确实,三江村的命运,可以作为观察复杂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切口。
比如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盲目追求GDP的发展思路,如今正面临一次次的还债;比如我们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一轮轮轰轰烈烈的乡村改造中,有多少古村消失,代替的是水泥钢筋没有温度的建筑。
以绍兴古城为例,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曾给了这个城市无上的光荣。但是这么多年的开发,多少古老的文化被抹去,只能成为照片上的记忆。
高楼大厦可以复制,但是,城市的灵魂无可复制,并不是只有文物才值得我们去尊重,还有历史,还有先人的遗迹。不懂得尊重历史保护文明,也如地上的污染般可怕。
正如一名专家所言:“多留遗产,少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