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在埃及被视为诅咒 曾被贴上入侵物种标签
“小龙虾吞食鱼苗、破坏渔网,给当时的埃及渔业生产造成不小困扰,渔民们一直呼吁彻底清除它们。”刚刚结束一场小龙虾专题讲座的艾因夏姆斯大学理学院教授马格迪·哈利勒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小龙虾在埃及声名狼藉,不仅是渔民口中的“尼罗河蟑螂”,更是水产专家眼中的生态环境大敌。
通过数年的观察与比较研究,哈利勒等专家学者渐渐发现,相较于北美洲等地区的小龙虾,埃及的野生小龙虾体型更大、产量更丰富,其鳃部也呈现为更加清洁的“白鳃”,而这些优秀指标也渐渐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注意。
2015年,北京一家餐饮企业的董事长韩东将自己的小龙虾生产基地建在了距首都开罗约一小时车程的斋月十日城。此前为了给餐厅主打的“麻小”找到总量大、质量好、能够压缩总体生产成本的小龙虾,他和团队已跑了好几年,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最终在尼罗河畔安定了下来,目前为止投资额已达约一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是第一批埃及小龙虾的外国投资者。”哈利勒教授说,随着中国食品企业对尼罗河小龙虾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被埃及渔民视为诅咒的小龙虾渐渐成为沿岸渔民的增收来源。粗略统计,尼罗河流域捕虾量最小的一名渔民平均年收入也可达约5万埃磅(折合人民币约2万元)。
6月10日,在埃及米努夫省,渔民下水捕捞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