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玩密室逃脱遭毁容什么情况?谁来为意外“买单”引争议

  密室逃脱监管还需加强

  “现阶段密室逃脱形态的娱乐场所属于监管较为空白的地带,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浙江红太阳律师事务所龚涛律师认为,玩家和商家在游戏前签署合约或协议是有必要的,关键是其中的条款是否权责明确。在安全问题上,这类新兴的经营项目,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属于一般经营范围,很容易成为监管的“安全死角”。

  龚涛说,游戏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可预见的意外是正常的。“‘免责协议书’要分两部分看,对未满16周岁或16~18周岁之间且没有经济能力的人群来说,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对于18周岁以上人群,要看‘免责协议书’上所列意外是否在商家能够预见的范围之内,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商家必须承担责任。”他说,即使在能够预见的范围内,玩家在受到某些重大伤害时,商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商家常以惊悚、悬疑、刺激为卖点,吸引大众参与,玩家在参与游戏前更应该进行自我风险评估。”龚涛表示,游戏过程是未知的,很多危险因素会随之而来,玩家应该选择一些设施条件良好、好评率高的密室进行体验。

  “作为经营性场所,如果发生某些意外且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或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严重情况下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龚涛认为,最根本的方式是呼吁相关部门健全制度、厘清责任、堵住安全漏洞,同时强化行业自律,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员工培训、应急设施设备安置等,确保游戏场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