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黎恐袭后,西方媒体都在黑中国?
第三大硬伤,关于恐怖主义。报道最引起中国国内许多民众反感的,是通过展示“世维会”以及“人权组织和许多外国专家”的说法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新疆暴力事件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宗教和文化的控制引发了众怒”。这一观点在许多西方媒体中曾出现,它们为中国的暴恐袭击事件打引号,或者公然声称这并非恐怖主义。
标准
其实岛叔上了年纪,也应该平和一点。毕竟,无需争吵,唯有事实最动人。
过去几年间,在中国发生过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和田派出所遭袭事件等多起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爆恐事件。这些事件都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涉事人员举起的刀,狂奔的汽车,在无辜的普通人面前毫无迟疑,这些行为,如何偷换成其他概念?
人权大于主权,这个命题已经谈了很多次。巴黎暴恐之后,就连英国的卫报和日本的外交学家都刊出文章,反思西方国家在ISIS崛起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但BBC和路透社的文章却依然在持这种论调,说实话,挺让人看不懂的。
国内最近有个视频节目,采访组背着摄像机去了叙利亚,采访了与ISIS正面交战的库尔德人。文章不无感叹地说道,“巴黎的故事,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每天都在上演”。但如果不是巴黎,世界可能依然不会有如此大的篇幅和舆论去注意这些中东国家和那里的黎民百姓——在大国博弈的政治背景下,他们才是权力真空后各方角力的真正牺牲品。
正如岛叔以前在意大利时难民说的那样,逃亡欧洲的路上可能也会死去,但也不会比在家里提心吊胆、随时可能死去的状态更差了。
每个被暴恐夺去生命的,都曾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家庭、有生活、有梦想和爱情。欧洲的平民无辜,可以享受人权,中国的百姓就是不是么?
民粹
不知何时开始,“民族主义”成为了舆论场中一个带贬义的词汇。要知道,近代以来的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大多都是在民族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殖民与反殖民、侵略与反侵略的大旗下推行的。即使是中国境内的暴恐,也没有人把它和民族、宗教挂上钩,正如那句著名的话所言的,“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在打击暴恐这件事上我们应该认识得很清楚。
民族主义不可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不为自己的民族自豪。真正应该防止的,是狭隘的民粹主义。
比如,因为路透社的文章,有不忿的网友在网上贴出了法国政府对“75事件”和昆明暴恐的表态,说法国政府当时都是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指责中国不应该镇压民权云云。
但这件事真的靠谱么?
凡事就怕认真。岛叔翻阅了法国外交部历年来的讲话和表态,发现当时发言人的原话如下:
翻译过来就是,(请问法国对中国新疆发生的事件持什么立场?)
“我们对于当地的情况表示担忧,我们呼吁停止暴力行为。我们正与欧洲伙伴国家共同商议这一事件,我了解到的官方死亡人数是超过 150人 。我们对遇难者的数字表示遗憾,同时希望当地尽快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