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尝"熔断":熔断在美国也曾经历怀疑变革
2016年1月1日,A股正式引入熔断机制;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熔断机制被触发。上证指数大跌6.86%,跌破3300点;深圳成指大跌8.20%,跌破12000点。
熔断机制第一次出现,就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在熔断机制推出之前,争议就非常激烈。此时,反对之音升温,甚至有声音要求废止熔断机制。
事实上,一直被我们学习的美国,也曾经对熔断机制的作用进行反思。1988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之后,美国建立熔断机制,不过真正触发是在1997年10月27日。
熔断是否起到了平滑市场波动、冷静市场的作用?还是加剧了市场波动,让不确定更加不确定?
面对市场的质疑,带着这样的问题,美国证监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即SEC)对熔断触发的过程进行了反思,并于1998年9月形成了这篇题为《对1997年10月27日与28日交易分析》(TradingAnalysisofOctober27and28,1997)(下称《报告》)的报告中。
A股第一次
1月4日,A股市场投资者再次“见证历史”。
上午开盘不久,大盘跌幅就超过3%。至13时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首次触及5%。上海证券交易所立即发布“上证公告(熔断)〔2016〕01号”,宣布开始实施熔断机制,熔断自13时12分开始,13时27分结束。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触发熔断。
但5分钟后,即出现了第二次。至13时33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7%。
上证所紧急发布02号公告,宣布自13时33分开始实施指数熔断,当日不再恢复交易。沪深两市提前收盘。
正式实施第一天,熔断机制的亮相有些“刺激”,反对之声迎面而来。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撰文称,熔断机制的本意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从交易机制的角度保持市场的稳定。
但从当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HS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7%)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在她看来,2016年首个交易日的“全网实盘测试”结果打了熔断机制设计与推行者的脸。而且,对于熔断机制的作用,国外实证研究并不一致。
一方面,熔断机制始于美国,1987年股灾后实行,而随后以Gerety和Mulherin为代表的学者则研究认为,熔断机制不仅没有减轻市场波动,反而增加了市场波动;
另一方面,持正面观点的学者Chirstie也仅仅证明了熔断机制有利于市场信息的传递,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并没有说明熔断机制有助于市场稳定,不具有“刹车”功能。
她提出,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性程度不够,市场交易深度不足是市场易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这些不是熔断机制所能解决的。“熔断机制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已经被证明以负面为主,适当时候取消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熔断机制受到质疑,一个主要的原因是A股市场的“特殊性”——涨跌停板制度、T+1交易制度。美国也实行熔断机制,但其没有个股涨跌停板,交易制度为T+0。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吴晓求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涨跌停板本质上也是一种熔断,而实践证明这样的“熔断”有时对价格波动有助推作用。
另外,指数熔断机制设置后,个股“熔断”可能就没有必要,而且个股回转机制应该放开。
“不要以为熔断机制就必然会消除风险,会消除市场波动,市场一旦有风险、波动它还是会存在的。”他认为,既设置指数熔断,又禁止T+0,对投资者规避风险而言,机制存在缺陷。
事实上,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在思考的问题,美国在1997年熔断触发之后,也曾经做出反思。市场制度虽有不同,对熔断机制关注点几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