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的原因

        导读:中国A股一场突如其来的股灾,以及随后救市政策,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和改革,是美国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不少投资人对未来中国经济及市场走势十分悲观,甚至对改革产生了质疑。

  7月初随着中国股市大幅调整,港股也大跌,创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笔者恰好在美国拜访投资者,几十家来自美国最主流的共同、养老及对冲基金。 中国A股一场突如其来的股灾,以及随后救市政策,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和改革,是美国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由此笔者明显感觉,美国投资者在股灾前后对中国 的看法和情绪转变不小,不少投资人对未来中国经济及市场走势十分悲观,甚至对改革产生了质疑。有些观点则十分激进,比如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持续下滑、改革已 然倒退、国际地位下降等等,这其中不乏一些早前看多中国的基金经理。
  在笔者看来,海外投资者部分观点未必准确,既有缺乏对中国经济深入了解的原因,也有恐慌心理放大的因素,也可开玩笑将之比喻成美国投资者的“傲慢与 偏见”。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观点会影响他们的投资行为,影响全球资金流行,进而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反作用,这恰是令人担忧之处。笔者将与美国 投资者交流的一些典型的质疑观点罗列如下,以及笔者的反思及探讨,以期了解美国投资者的看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范中国经济与金融风险的目的。
  质疑之一: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持续恶化
  美国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疲软,一季度中国GDP数据真实增速或许要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甚至有观点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恐怕不到5%的增长水平。此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前景将愈发困难:
  一是股市大跌,财富效应的消失;二是房地产市场困境难以化解,二三线城市空置房数量较高,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三是劳动力市场尚且平稳,并非说明情况 较好,反而是国企改革没有推进,体制冗员较多的体现;四是反腐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持久;五是产能过剩现象没有缓解,新的投资计划将是问题更加严重。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海外投资者的担忧,部分国内投资者也有不少担心。虽然笔者也认为目前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不理想,但这并不意味未来中国经济会更差。 在笔者看来,解决好“财政悬崖”问题是稳住投资和增长的关键。房地产因素、产能过剩因素并非新鲜话题,反映了中国面临三期叠加阶段的难题,而这也是中国经 济增长率无法维持早前两位数过快增长,增长目标需要下调的原因。同时,短期负财富效应、反腐只是短期影响,而这也意味着改革的次序选择和一定的对冲安排措 施至关重要。
  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的亮点也很明显:在全球金融市场冲击下,中国是少数经济保持稳定的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投资者的疑问,笔者的说明和反驳是:
  1)针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笔者也对7%的GDP增长水平认为可以值得探讨。原因在于这一增速不仅仅远远好于同期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的增长,也与一些以往走势与GDP相近的经济指标,如发电量、货运量等出现了明显背离。
  此外,上半年股票市场的繁荣也造成了同期金融业对GDP贡献大幅高于历史均值,掩盖了实体经济部门相对低迷的现实。所以,国家统计局更透明地把GDP分的细项,包括支出法和生产法两个方面,全部公布,来打消外界的质疑。
  2)股市大跌,当然不能排除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股市调整只是暂时的,其影响就有限。如笔者在FT中文网专栏《牛市不需“国家战略”》所提到,股市暴涨时也有"负财富效应",如股民推迟购车去买股票就是一个例子。而过去研究显示,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历来不高,远低于美国,总之,说股市调整严重影响消费有点言过其实。
  3) 房地产复苏刚刚开始,一线城市现在面临的供给不足,库存大幅下降的局面,二线城市也出现销售回暖,三四线城市情况难言好转,但也没有恶化。对此,笔者认为,继续下调房贷按揭利率,下调首付比率,尤其是第二套住房的首付和按揭贷款利率,未来通过促进社会服务均等化,逐渐放开户籍限制,改革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采购办法来消化三四线城市的过剩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