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标准及时清理 让你的银行卡不再沉睡
目前,各家银行对“沉睡的银行卡”判断标准不一,清理方式也不同。持卡人如果要判断自己的银行卡是否属于此类,可咨询发卡银行
对“僵尸账户”实行销户处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账户安全,不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持卡人对手上的银行卡需及时分类处理,妥善保管
日前,在深圳工作的唐明收到一则来自招商银行的短信:“因您在我行开立了多个账户,为有效使用账户、合理存放资金,请您尽快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我行任一网点确认账户使用用途,并建议您对长期不使用账户实行销户。”
在拨打招行客服询问后,唐明这才想起自己上大学时办过一张招商银行的借记卡,有两年多没有使用,卡上也没有余额。
近期,不少人都像唐明一样,收到了内容相似的短信,这是部分银行正在清理长期未使用的“沉睡的银行卡”。
清理标准需看清
目前,各家银行在判断哪种是“沉睡的银行卡”时,标准不一。
据了解,招商银行的清理方式是销户,但要满足7大条件。这7大条件中主要包括:这张卡为普通卡且账户余额为零,其不存在任何未结清利息,持卡人两年内(含两年)未使用该卡主动发起任何交易;同时,这张普通卡没有关联招行的信用卡还款或个人贷款还款,也不是工资卡、住房公积金卡、企业年金卡、社保卡等。此外,持卡人不持有招行有效的或者未激活的信用卡,在招行系统中没有在途的信用卡申请等。
招商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如果持卡人仍需要使用该账户,可于7月15日前存款或转账。“销户前会发短信通知,联系的手机号是办卡时预留号码。如果符合销户条件且客户手机号发生变化,无法联系客户,会自动销户。”招商银行有关工作人员说。
相较而言,中信银行的清理方式有所不同,不是销户而是“转睡眠户”。该行工作人员介绍,“睡眠户”意味着账户暂时不能使用,客户如果想继续使用,需要到银行网点激活。
据介绍,中信银行“转睡眠户”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账户连续两年(含)以上未发生除结息以外的其他资金交易;二是账户没有“绑定”其他功能,如三方存管、借贷关联、贷款还款、未到期国债、贵金属、保险、薪金煲、智慧投资账户、积存金等,也没有未到期的理财产品或未赎回基金产品;三是账户余额在10元(含)以下。
目前,各家银行对“沉睡的银行卡”判断标准不一,清理方式也不同。持卡人如果要判断自己的银行卡是否属于此类,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可拨打发卡银行客服热线咨询。
及时清理更安全
对“僵尸账户”实行自动销户,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账户安全,不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此次银行清理“沉睡账户”,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需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
这三类账户如何区分呢?据业内人士介绍,Ⅰ类户就像是一个“钱箱”,个人的工资收入等主要资金来源都存放在该账户中,安全性要求较高,主要用于现金存取、大额转账、大额消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Ⅱ类户好比“钱夹”,个人日常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网络缴费通过该账户办理,还可以购买开户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Ⅲ类户则相当于一个“零钱包”,主要用于金额较小、频次较高的交易,尤其适用于移动支付业务等。
那么,此前已在同一家银行开立多个Ⅰ类户的情况如何处理?《通知》要求,银行应当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摸排清理,要求存款人作出说明,核实其开户的合理性。如果无法核实,银行应当引导存款人撤销或归并账户,或者降低账户类别,比如将Ⅰ类户降为Ⅱ类户等,以促使存款人合理存放资金,保护资金安全。
对于持卡人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发卡银行的相关通知或规定。比如,招行在其公告中明确表示,如果存款人在招行开立的Ⅰ类户合计数量超过4个(不含4个),存款人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到招行的任一网点确认开户的合理性,同时建议存款人对长期不使用的账户销户。
精细管理有保障
对于个人来说,长期不使用的账户不销户、不归并将面临什么风险?
在侦办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不法分子通常以一个身份证在同一家银行开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账户用于作案。此外,长期闲置的“僵尸账户”也容易为账户买卖提供可乘之机。
招商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如果持卡人手上有“沉睡的银行卡”又懒得跑银行,千万不要直接剪卡抛弃。“如只对卡片作剪卡处理,相关账户仍然记录在该客户名下,并未真正注销。如不作任何处理直接丢弃,容易造成银行卡账户信息(如卡号、磁条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对手上的银行卡需及时分类处置、妥善保管。对于确实不再需要使用的银行卡或存折,在方便的时候,到银行办理销户处理。该工作人员同时建议,消费者应把闲置不用或用得少的账户销户,把一些主要用于网络支付、小额高频支付的账户降级为Ⅱ类或Ⅲ类户,这样既可实现个人资金的集中管理,又可通过Ⅱ、Ⅲ类户来防范网络支付风险、保护自身的资金安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