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有房的为啥比没房的还焦虑?
昨天,房贷君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是任大刚先生写的《有600多万,我却不敢买县城12套房》,作者自己在上海(楼盘)有套房,2016年的市值是600多万,可以换四川(楼盘)老家县城里12套房,毫无疑问,最后的结论是不换。
有人说12套房,即使是收租金也安逸的过下去,的确这话不假,但对于来自于小城市,又在大城市闯荡多年的人来说,这种置换除了带来简单的生活模式的转变之外,背后的对比才是真正的伤害。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没房的焦虑,有一套房的也焦虑,有两套甚至三套房的人还焦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当然是对比,与自己预期的目标做对比,与更牛的人做对比。
按照财富值计算,在大城市拥有一套房,几百万的身家,妥妥滴中产,但几乎没有人承认这一点,因为就一套房,无论这套房在老家县城,还是在大都市,他的主要功能都是居住,你无法用它来实现你更大的梦想。同理,楼市的兴衰也跟你没什么关系。
有一套房的人都在焦虑什么?
说说发生在房贷君身边的一个小案例吧。
阿芃是北京(楼盘)的一个普通上班族,来自东北,如果说3.17之后是刚需购房者噩梦的开始,那么他是幸运的,因为在那之前,他迅速完成了自己的置业计划。
在京奋斗6年,老婆有了,孩子还没有,也曾无数次想过自己的购房场景。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购房计划会以这样的方式完成。
过完2017年春节,阿芃和媳妇,与往年一样照常返京上班。但春节后的北京楼市却异常火热,阿芃曾想着930后楼市能够有所回落,到时按照手中的积蓄能够在五环外寻摸一处总价在300万左右的房子。但现实不等人,3月份的二手房行情简直是一日三变。
在这种情况下,阿芃和媳妇不得不加入了看房大军。但越看越焦虑,因为看房的人实在太多了,业主的报价也跳的非常离谱,一套房挂出去3万,有人3.5万要,他们立马改价4万,有人愿意4万买,就再次跳价至5万。总之就是不断在挑战看房人的底线。
曾经有一套房,阿芃和媳妇看了不下五遍,每看一遍,他的钱都缩水一点,第一次看还能差不多等于20%的房款,等到第五次去看的时候,只能够付10%的房款了。
着急上车的他,迅速动员两边的父母,一块凑首付,最后在长阳区域买了一套60平的一居室,为了降低压力,首付也提高到了40%,月供8000块钱左右。
阿芃和融360房贷君(fangdai123)是朋友,没事也经常聊聊,我常问他,现在你的房子缩水了,你后悔在3月份买房吗?
阿芃这样回复我:“我倒是希望房子都能便宜点,到时候我再努把力,能够给孩子换套学区房”。
我想这样的回答,应该谈不上有多惊讶,的确,小夫妻有了房,接下来就是生孩子,紧接着就是围绕孩子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了,换套学区房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你看,这就是人的想法,很朴素,每个人都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在房子这件事上同样如此,你无法因为自己没房而指责一个有房者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站在半山腰的人,怕自己爬不到山顶,更怕自己重新回到山脚下。
在大城市有套房,人们下一步的计划总是混个户口,或者换套更好的房子,鲜有人愿意退回老家的县城。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等同于自行关闭向上的通道。
这个社会没有关闭向上的通道,留给你往上爬的希望,但对于有1套房的人来说,向下的通道同时也打开,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谁也不想刚晋级就被挤下去。
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大城市有一套房的人,他的焦虑要比没房的人甚至还要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