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欧签定百亿大单,“容克计划”推进合作
导读:李克强总理的第七次访欧之行,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既有数百亿美元的大单,也有签证便利化的实际进展,更达成了中欧战略对接的共识,尤其是中欧将加强产能合作,成为了此次访问的最大亮点。
李克强总理在三年里连续七次访问欧洲,不断提高中欧全面战略合作水平,为在欧洲开拓更大的市场,应对全球经济下滑,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欧双向投资、使产能与技术融合。
经济方面,180亿欧元,这是李克强对比利时进行访问时,中比签订的协议金额。6月29日,李克强和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谈、见证协议签署并共同会见记者,双方共见证了互联互通、金融、通讯、微电子、教育等12项双边合作文件,金额超过180亿欧元。据了解,两国去年的贸易额为272亿美元,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数额上来讲,中比此次签订的协议都是名副其实的“大手笔”。
对法国的访问,既是李克强任总理以来首次访法,也是中国总理十年来首访法国。在出访法国之前,外媒已经紧密关注中法将要签订的大单,“53项协议摆在桌上”,法国媒体如此写到,其中航空领域的大单最受人关注。在李克强访法的第一天,两国签订了协议:中国从空客订购了75架空客A330型客机,总值180亿美元。李克强还访问了法国图卢兹市,那里是空客的总部。
除了飞机大单外,两国还签署了其他50多项协议,其中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及阿海珐集团(AREVA)两家全球知名核电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助力中国核电进一步“出海”。
至于如何实现中欧战略对接。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推出了刺激欧洲经济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容克计划”,预计规模达3150亿欧元,目标主要为交通和电信基建设施、能源效率项目,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欧盟提出要寻求“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互动对接。据悉,中国有可能参考欧盟向亚洲投资银行注入资金的方式,向“容克计划”注资,使对接成为互惠行为。中欧双方战略对接必将帮助中国装备等产能在欧洲开拓更大的市场,而中国与欧盟这两个总量超过3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的深度合作,势必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动力。
签证方面,在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宣布,中方同意欧盟在中国15个没有欧盟国家使领馆的城市,设立签证中心。这意味着沈阳、武汉、成都、重庆等二线城市都会设有更多的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领馆。在法国,签证便利化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法国将中国公民来法工作、旅游、学习的一次签证期限提高到5年;法方在中国非使领馆区内设立若干签证办理机构,“这会为中国公民到法国工作、旅游、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我们也会为法国公民赴中国提供对应的方便。”李克强说。
李克强总理此访最大的亮点,是中欧在产能合作上达成了共识。在布鲁塞尔的中欧工商峰会上,在巴黎的经合组织总部里,李克强两场演讲的关键词都是:产能合作。对于这项合作,李克强在经合组织总部演讲时说到,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既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也面向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装配,还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节能环保的装备、产能以及有保障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也可以倒逼中国装备等产业升级,还可以带动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和创意出口,实现‘三赢’。”
李克强的倡议得到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积极回应,并当场提出,要尽快派欧委会副主席前往北京与中方积极磋商,尽快敲定具体对接的合作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