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3月末广义货币增速明显反弹 社会融资结构整体向好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M2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为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超出预期,同比多增5777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7%。

  对于3月末M2增速的明显反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除信贷超预期增长因素以外,整个宏观流动性处于适度充裕的水平,是增速反弹的基础。在此流动性环境下,金融机构资产端配置积极性越来越高,信用创造的能力也就更强。年初金融机构配置债券动机较强,股市回暖使得机构参与权益类资产配置的积极性也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财政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多减2126亿元,显示加大了财政投放力度。陈冀表示,促成M2增速同比大幅反弹0.4个百分点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减税政策逐步落地后财政发力效果开始逐渐体现。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3月份M0同比增速由-2.4%回升至3.1%,M1由2%回升至4.6%,反映企业流动性有所改善。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对于信贷增量的环比大幅反弹,陈冀表示,在没有了2月份春节季节性因素影响之后,3月份通常又为财政存款下放月,加之在多次定向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也相对充裕,都给3月份信贷超预期反弹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从信贷投向结构看,在一季度新增5.8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中,有2.57万亿元投向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1.38万亿元投向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陈冀表示,一季度流向企业部门的信贷融资占比达到77.1%,较去年同期的61.6%大幅提升,显示出2019年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进一步表示,3月份企业贷款分项全部改善,居民贷款分项也都向好。3月份,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约5000亿元,具体来看,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近2300亿元,指向政策激励下民企信贷融资出现改善;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近2000亿元,或指向基建融资持续发力;票据融资较上月继续收缩,显示套利疑虑下,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对票据的态度仍然相对谨慎,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同比仍多增近1000亿元。3月份,居民部门贷款同比多增近3200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增近2300亿元,意味着消费具有较强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约800亿元,体现了楼市“小阳春”的影响。

  “3月份,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中长期贷款都创下历年或近年3月增量的新高,各项数据的全面改善推动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温彬表示,综合来看,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所增强。

  表外融资缓慢恢复 地方债发行加快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较前值回升0.6个百分点至10.7%,创7个月新高。

  3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8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比上月多增2.16万亿元。

  从结构看,温彬表示,表内信贷、表外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投放和发行加快,推动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放量增长。表内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同比多增8166亿元,比上月多增1.2万亿元。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提速,3月份发行2532亿元,同比多发1870亿元。

  表外融资中,解运亮表示,3月份新增委托贷款环比继续减少,但同比多增近800亿元;新增信托贷款环比明显回升,同比也多增近900亿元;未贴现票据在上月大幅减少后出现修复性回升,同比多增近1700亿元。

  综合一季度的整体情况来看,陈冀表示,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占比为67.6%,而表外融资中信托、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占比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中占比下降,主因在于新增社会融资统计中的地方政府债今年发行较早且进度较快。截至3月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为7.81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0.4%。陈冀认为,当前的融资主要仍由一些信用风险较低的融资需求支撑,在“增信用”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成本等依然需要改善。

  温彬表示,整体来看,本月社会融资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下一阶段,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稳健基调,但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宜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不断推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