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多了1200亿原因是什么?社保多1200亿原因揭秘
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回应,称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按时足额支付。但时隔不久,焦虑便一个“回马枪”,攻下舆论热席。
而据人民日报-侠客岛的报道,综合各个研究的结论来看,应当客观承认,我国的养老金可持续性确实压力不小。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的报告称,中国将在2023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在2033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据其测算,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达到3.9亿人,占比将达到30%,届时平均每3.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在加大。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可支付月数从5年前的15.14个月降为13.44个月。不过公共财政补贴力度逐年提高,今年财政安排补助企业养老保险的预算资金达到5285亿元,同比增长9.4%。
那怎么办?
中信证券之前有研报分析过,国外的经验不适合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主要应对方式为开源节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延长退休年龄,鼓励延迟退休;2.提高社保/年金缴费率;3.增加财政补贴;4.降低支付系数。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仍然偏早,但提升退休年龄争议较大,且会设置较长缓冲期,短期难有立竿见影效果。
对于今天养老金可持续性压力颇大这种局面,早在1998年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初,国家就已经有所准备。
主要措施是2000年建立作为战略储备资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资本运转,实现保值增值。
在过去19年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亿,增长到超过2万亿,年化收益率达约7.82%。
要知道,假如社保基金理事会能实现7%以上的年化投资收益,这些本金十年便会翻一番。预期到未来资金缺口,更要尽早加大储备力度,做好准备。
2017年11月,《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颁布,提出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股权,按照10%的比例划归社保基金及其他承接主体。社保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分享其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