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家暴也会代代相传
分析
事业遇挫时容易家暴
与晓磊接触较多的白丝带热线志愿者张凌华告诉记者,晓磊的母亲是一个事业很成功的女强人,内心有一套“完美逻辑”,要求自己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儿子还要优秀,稍有一些不如意就会发脾气。“他妈妈曾说,"我觉得生活放松了,钱多了,就不会频繁骂人;钱少了,就开始发脾气"。”晓磊母亲的这句话给志愿者印象深刻,“事实上,她是认同了权力、金钱代表成功和强大,从而转化成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无尽追求,一旦失去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实现控制,并指向最容易被控制的孩子,这在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暴力中十分普遍”。
另外,亲密关系困难是生活在家暴环境中孩子的一个共性问题。晓磊的经历比较典型,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晓磊在内心躲避暴力伤害的同时也形成了封闭自己的习惯,习惯于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便无法相信别人,失去了与他人进行深度社会交往的能力。
观点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
白丝带公益热线负责人方刚表示,家庭暴力不只是肢体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性暴力、行为控制等,大部分家暴并不是媒体披露出来的那些疑似虐待狂的父母,针扎、鞭打、脚踢……而是通过一些隐形方式存在。
有一个中学生曾讲述,他最受不了的,是父母跪在他面前,求他“好好学习”,这就是对孩子的精神暴力。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往往难以专注地学习,或陷入极大的自卑、自责情绪中,同时人际交往困难……父母希望通过“爱”孩子要达到的目标,反而更无法实现。他们中许多人还传承了暴力,将暴力带入未来的亲密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