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今夏最热的话题,被广东最冷的城市承包

  谁说广东不下雪,广东人不吃辣?

  如果要在广东选出宝藏城市,韶关一定是大热门。韶关地处广东北部,与湖南、江西接壤,被称为“广东北大门”。虽然在广东境内,但风景、天气和饮食都极其“不广东”——山多、会下雪、能吃辣。

  先天条件使得韶关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略显低调。但也是这些先天条件,让它等来了专属的机遇,成为21世纪最抢手的地方之一。

  2022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

  互联网中的信息、互动都是由大数据组成,并由算力处理、计算才得以运作。因此,算力被称为21世纪的生产力。

  从宏观看,算力关系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从微观看,每个人能不能正常上网,都是算力说了算。

  韶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枢纽的数据中心集群,肩负重任。

  “韶关数据中心产业应该以大数据心脏的定位,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为大湾区提供大数据动力。”5月29日,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广东省数据科学工程中心副主任赵淦森在演讲中表示,要进行规模化+集聚的资源供给,打造粤港澳湾区的大数据“中央厨房”。

  “很多头部企业现在都已经准备落户韶关,现在在洽谈的有31家。”韶关市发改局局长郭先桂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最近韶关正在制定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关于用地资金补贴、人才补贴等方面,“估计很快就能看到政策详情了”。

  唯一会下雪的广东城市

  北方人来到广东会发现,很少能看到山。即便在乡村,也多是平坦的水田。

  纬度低、平均海拔低,使得广东大部分地区常年气温相比内陆地区更高。从小到大没见过雪是广东人的日常。

  少不代表没有。位于广东北部的韶关便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城市。被称为广东第一高峰、海拔1902米的石坑崆,正是在韶关境内。

  尤其是韶关北部,因为海拔较高,年年有雪。至少近三年,每到12月底,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部分地区的树叶、青草就“披”上冰挂“外衣”,让广东其他城市的人很是羡慕。

  除了会下雪,韶关还很能吃辣。

  韶关接壤湖南和江西,这两个省都是著名的吃辣大省。受“邻居”和海拔影响,韶关尤其是北部的菜系,不同于粤菜的清淡、甜口,而是相当重口,以辣为主。

  韶关南雄名菜之一酸笋焖鸭,就是用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重口味酸笋为主料,加入辣椒之王指天椒,一直焖制到酸辣汤汁完全渗透进每一丝鸭肉里,才可以出锅。

  第一次到韶关,千万不要以广东辣的标准,来判断“中辣”——否则就得做好喝光一整瓶水解辣的准备。

  粤菜常以保留食物原本味道为最高境界,比如鹅就只是烤熟。但在韶关南雄,做鹅肉,是会用八角、桂皮等香料一起爆炒,还要加入8种中药材和本地特辣的朝天椒反复焖煮。一口下去,辣气灼喉,才算地道、美味。

  韶关不只适合旅游,其实它的工业基础也很硬核。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韶钢”),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近些年在调整产品结构后,韶钢发展更加迅猛,已逐步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特钢长材精品基地。

  以韶钢为中心,韶关还规划建设了华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延伸钢铁产业链,打造集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模具等一体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配套区的核心区。

  韶关是工业基础深厚、好吃好玩的宝藏城市,也是华南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整的一块绿洲——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不过,多山地、海拔高、生态保护等综合原因,使得韶关在广东整体经济发展表现相对低调。

  机遇来了

  低调,不代表没有实力。

  韶关位于山区,有利于风力、光伏发电。而电力正是大数据产业最需要的东西。

  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中,数据中心被定位为高能耗产业。以中国电信为例,2021年数据中心耗电达到56亿度,占总耗电量的20%。

  韶关海拔高、气温较低,山风就能成为数据中心的天然降温神器。并且韶关地质灾害少,基本没有台风等灾害,数据中心的技术设施也非常安全。

  除了天选优势,还有来自政策的优势——韶关电价全省最低,1至10千伏大工业平段电度电价仅47.17分/度。对市场而言,企业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直接能省下很大一笔钱。

  韶关还位于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从韶关去广州、深圳,乘坐高铁最快只需39分钟和85分钟,拥有与广州、深圳同等级的国家枢纽数据网络节点。

  “全国八大节点十大集群的部署中,韶关集群是离算力中心最近的一个区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三峡集团总信息师金和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相比贵州省贵安新区,广东韶关离算力需求区域更近,产业链更加完整,能够支撑整个数字经济体系。

  目前全国已形成八个算力枢纽十个数据中心集群的布局。韶关不仅肩负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产业、能源产业的发展责任,也需要成为全国的核心支点之一,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至全国、全球。

  数字经济、能源经济所涉及的领域除了广泛知晓的互联网领域,也涉及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站在大数据风口,必然为韶关发展带来里程碑式影响。

  通过数字经济、算力集群建设的契机,韶关不仅可以依靠数据中心发展自身的租赁算力服务,还可以发展大数据上游的生产性服务业、设备制造业,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增值服务等等,同时还能拉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开发。

  “未来社会里面最大、增长最快的两块‘蛋糕’,一块是数字经济领域,另外一块就是以绿色低碳、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领域。”金和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整个大湾区的优势资源都将在韶关得到叠加,韶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下一站:拥抱数字经济

  韶关想乘风而起。

  2019年广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其中,“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域包括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

  被定位为生态发展区,需要重点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生态型产业,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实现绿色发展。

  这就意味着引进企业时,挑选门类有限。企业耗能、排污的绿色化处理是必要条件。

  此外,建设数据中心集群,无论是数据中心本身,还是上下游产业,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撑。

  韶关作为粤北欠发达地区,对人才吸引力有限的同时,也存在被珠三角地区虹吸的情况。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韶关常住人口约285.5万,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幅为1.01%。珠三角地区(除香港、澳门)的七个城市,十年间人口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韶关作为全省的生态屏障保护区,产业门类必然受到限制。韶关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产业链条有些环节可能会断开的问题。”赵淦森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人才问题也是韶关的痛处,而且会长痛。

  赵淦森认为,首先从思想上应该深入理解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并且接受数据中心产业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才能有所回报的事实。其次要将先行进入的项目发展成标杆,给更多企业信心。最后要去考虑人才所需要的环境,并尽可能满足。

  事实上,韶关已有准备。

  截至2022年5月,韶关清洁能源占比已达52.6%。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开发风光新能源11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届时可用上“全绿电”。

  2021年10月18日,韶关发布《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计划聚焦低碳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等重点产业,引进和培育不少于100个南岭团队,不少于5000名丹霞英才,不少于1万名韶州工匠,对符合标准的人才给予最高100万人才补贴。

  “目前韶关的重点措施,第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数据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能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郭先桂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第二是要做好网络建设,现在四大运营商正在全面升级网络,从地级市网络升级为国家骨干的网络节点。第三是韶关会大量使用绿电,建设绿色低碳的数据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