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人民日报评专车新规:改革促新旧业包容生长

  首先是平衡发展权利。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新旧业态绝非“你死我活”,必须对二者的发展留出空间、做出设计、给出路径,不能在改革中激化矛盾、制造新的冲突。

  传统出租车行业积弊甚重,这次深化改革如能像方案设计的那样厘清发展定位,克服经营权、价格、承包费等多年为人诟病的“顽症”,无疑是给出租车从业者松绑的一大历史进步。同时,网约专车也需要有个“说法”,对其监管规则、责任义务进行明确界定,既给予应有的管理,也留出发展的空间。

  这种空间,必须是切实能够兑现的,不能“看起来很美”却“障碍万千重”,否则就会如舆情担忧的那样,成为绊倒专车的“致死绳索”。

  其次是平衡多方利益。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既不能“拉偏架”帮出租灭了专车,也不能活了专车、死了出租。

  叫车软件优步在欧洲扩张之时,就曾引来出租车司机抗议。新旧业态如何此长彼长,而不是此消彼长,需要错位竞争、相互补充,全局考量。改革方案应尽力体现这种政策引导,使二者在差异化经营上各美其美,成为城市客运系统中的并蒂莲。

  “给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和政策空间”“不搞‘一刀切’”“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具体车辆标准、营运年限和车辆标识”……交通部文件中的这些表述,留出了“中央定方向、地方做试点”的空间,也表明了改革的复杂性。

  如何坚守改革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在顶层设计中贯彻鼓励创新、规范市场、保护乘客的理念,同时顺应简政放权的时代潮流,对一些可能被权力滥用的条文,作出约束性解释和限制条款,避免出现新的垄断和壁垒,都需要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修正。

  越是处在改革深水区,越要充分把握其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改革系统性和方法论上形成共识,在共同解决问题中求取最大公约数。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市场的顺应市场,该政府的不避职责,归社会的强化合作,这才是出租车新旧业态融合发展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