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宜家“炸裂”

  宜家又双叒出事了。

  6月8日,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发布,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9月7日召回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期间生产的型号为00360224、生产批次为2040-2204的“IKEA 宜家”METALLISK 梅塔里斯克意式咖啡壶,涉及1491件。

  召回原因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胀裂,造成底座和壶体分解,可能会产生烫伤等受伤风险。宜家敦促所有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其将为顾客提供全额退货处理。

  实际上,这并非宜家首次在产品质量上“翻车”。据宜家官网显示,商品召回信息共17条,包括:潜在破裂和烫伤风险HEROISK希罗斯和TALRIKA 塔利卡系列盘、碗和杯子;存在儿童跌落楼梯风险的PATRULL 帕特鲁安全门;存在玻璃灯罩掉落风险的HYBY 海比、LOCK劳克和 RINNA 莱纳三款吸顶灯等产品。

  今年2月,上海宜家家居有限公司浦东分公司因产品标注不符合相关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

  更早之前的2021年8月,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以罚款172万元,刷新了单次罚金数额的纪录。据悉,宜家宣称其窗帘具备“空气净化”功能,但依据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的生活环境条件与试验条件相差甚远,并不能有效发挥该窗帘的空气净化功能。

  曾经几何,逛宜家本身就是一种潮流。提上一个刷屏时尚圈的“大黄袋”,逛到餐厅里品尝网红肉丸和售价1元的甜筒,再到高大的货架区拍一组照片,是许多年轻人“打卡”的必经路线。

  这家从欧洲走进中国的家居企业,往往矗立在偏远郊区,却依然凭借“北欧风”的家具以及“去了宜家,就想有个家”的营销等等,吸引大量消费者慕名前往。

  然而,一场关店风波,让宜家走下神坛。2022年4月1日起,因门店客流量不佳,宜家在贵阳商场的线下门店关闭,该区域业务转向线上。疫情固然是“催化剂”,但也暴露其在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从最初的高性价比、北欧风,转变为如今的“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宜家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正如一位室内设计师所言,“宜家的低价位家具,其实做到了够用的原则,甚至有一些产品的确具有高性价比,但是高价位的家居则远远谈不上好,所以,宜家很大程度上被定位为租房过渡的品牌,因为便宜好拆卸,质感也过得去,但是买房装修会选择宜家的,越来越少了。”

  这导致高频、单价低的小件消费更容易在宜家发生,而低频、单价高的大件消费更难发生。

  不难看出,这些年,宜家也在积极求变,除却产品、营销的改变,销售渠道也终于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向来固守线下卖场的宜家于2020年3月10日正式上线天猫旗舰店,这也是其在全球开出的首个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宜家官方购物APP也在同日推出。

  不过,在宜家线上商城,无论是30元的安装费,还是动辄高达149元的配送费,在消费者看来都绝不像是“橄榄枝”。同时,众多本土品牌的出现,也进一步蚕食着中国家居市场。

  此情此景,如若再陷入产品质量泥潭,宜家想要扭住局势似乎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