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任泽平: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任泽平 2021年中国宏观展望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文:任泽平团队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们认为,当下应坚定对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前景光明的信心,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在展开,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蓬勃向上。

  一、2021年中国GDP增长领先全球,占全球18%以上,相当于美国约77.0%

  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名义增长12.8%,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超18%和23%。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同期,美国GDP同比5.7%、德国2.8%、英国7.5%、日本1.7%。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美国2021年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00-2021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9.1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

  中国有望在十年左右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成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且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国潮兴起,本土消费品市占率大幅提高、中国符号走向国际舞台、科技品牌出海;中国城镇化率(64.7%)距离发达国家仍有10几个百分点的潜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2021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中国的维持快速增长。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2.9%,增速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32.4%;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产量达367.7万辆、3594.3亿块,分别较上年增长152.5%、37.5%。全年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和22.2%,分别快于高于制造业整体投资3.5和8.7个百分点。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中国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2021年全年成功完成52次宇航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等任务相继实施,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羲和号探日卫星成功发射运行。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成功研制,我国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海斗一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2021年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44%,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87家;全年授予专利权460.1万件,比上年增长26.4%;有效专利1542.1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270.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全年商标注册773.9万件,比上年增长34.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0%。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的话,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

  1)科技新基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

  2)民生新基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重大民生领域;

  3)制度新基建,包括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制度改革领域。

  五、财政政策前紧后松,货币政策开启宽松窗口

  回顾2021年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经济一季度见顶,随后边际放缓、增速前高后低,财政政策前紧后松。2021年初,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地方政府的稳增长压力较小、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严控地方隐性债务。项目层面,政府开始减少非必要基建计划;资金层面,加强对专项债的发行要求和资金绩效监管。730政治局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后,发改委促使地方加快报送项目,专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各省批量开工重大项目。

  2021年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回顾2021年货币政策:1-2月,实体经济逐步恢复,央行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维持逆回购低量操作,资金净回笼,流动性边际收紧。3-6月,430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流动性拐点之下,社融增速见顶回落,维持“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格局。7-9月,房地产市场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冲击实体经济,总量政策释放稳货币信号,货币政策慢转弯,社融持续回落。10月之后,财政发力、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降准降息,总量政策转向宽松,以126降准为标志,货币政策正式步入宽松阶段,社融触底小幅回升。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六、政策助力,就业和市场主体稳步发展

  就业形势稳定。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虽整体就业形势稳定,但关注结构性问题。2021年高校应届生人数达1000多万。

  民营经济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的税收,60%左右的GDP,70%左右的技术成果及其转让,80%的就业及90%的企业数量。从人才层面看,中小微企业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中小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领英调研,随着疫情转缓,中小企业职位发布回弹力度高于大型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公司规模小、工作稳定性差、福利待遇不足等原因,人才流动率高,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仍然普遍。从市场主体数量看,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新天地。未来政策仍需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减税降费支持中小企业仍是新一轮稳增长的发力点之一。

  七、城镇化率提升迅速,空间依然较大,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阶段

  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较2020年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较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仍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过去四十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快速增至9.1亿,净增加7.4亿,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64.7%,提高46.8个百分点,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格局,成就了过去中国重化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消费升级等的飞速发展。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高于55.3%的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5.2%,但明显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中国城镇化还有约20个百分点的空间。

  未来二十多年中国将新增约1.9亿城镇人口,主要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虽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但速度逐渐放缓。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发展展望2018》,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70.6%,2050年达约80%。结合我们根据当前生育趋势对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峰值将在2042年左右达到约10.4亿人的峰值,将比2021年再增加1.3亿,其中80%将集聚在19大城市群,其中多数又将集聚在大都市圈。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基础设施、地产、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1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八、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自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央层面,双碳政策密集行动,带动国内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3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即顶层设计指导意见加各行业、各领域分别的政策措施;5月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11月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地方层面,2021年3月起各省先后出台“十四五”规划涉及可再生能源、碳交易、碳排放和环境治理等内容;截至2022年2月中旬已有7省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11省明确2022年将制定、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

  持续的绿色经济相关政策促使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和污染物减排、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2.7%,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5.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2021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较2020年上升1.2个百分点。2021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2022年1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

  九、出口高增,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一枝独秀,再次突破历史记录,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中国因高效的防疫政策持续引领全球供给,对外贸易量增质升;美欧等消费大国在货币财政刺激下进入复苏周期,引领全球需求;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疫情、经济低迷、物价高企的压力,经济修复乏力。中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0%,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2%;其中出口3.3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9.9%;进口2.69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1%。

  对外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利用外资金额进一步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持续深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持续缩减带动外商投资,2021年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202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494亿元,增长14.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743亿元,增长29.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469亿元,增长17.1%,快于整体。持续推进自贸区建设,2021年1月与新西兰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12月积极推进与新加坡的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积极申请并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持续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占全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上升到17.9%;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7亿美元,占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7.9%。

  对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深化全面改革,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创新活力不断释放。2021年6月国务院召开会议强调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完成七成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十、民生、社保、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2年民生、科技、资源、环境等取得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力度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社会保障力度加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实际增长10.8%,快于整体。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较2020年末增加2454万人、554万人、293万人。

  教育、文化、医疗、体育服务不断改善。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分别达到3217个、3671个、3317个;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103.1万个、957万张、112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8万个、47万张、55万人。2021年末全国体育场地397.1万个,较2020年末增加25.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

  十一、2022年中国经济: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

  2022年是经济运行五大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世界经济的关键词是中美双周期,中国宏观政策的关键词是稳增长和宽货币,新经济的核心是新基建,老经济的核心是房地产软着陆。

  中美经济错位。2021年11月美国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中国则开启货币宽松周期。中国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大致领先美国三个季度。

  中国经济“政策底”已现,新一轮稳增长启动。2021年三季度经济加速放缓,中央重提“六稳”“六保”,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未来稳增长是国内经济以及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主线,主要发力点来自政府专项债前置拉动基建尤其新基建投资回升、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拉动房地产软着陆、减税降费支持中小企业、新能源数字经济新动能逆势高速增长等。

  宽货币、宽信用窗口开启。宽信用发力点在新基建、制造业、保障房和房地产软着陆,力度较为温和,政策托底但不会“大水漫灌”。宽信用的最优解在于短期有助于稳增长长期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交集,新基建、高端制造、新消费、促进就业、碳减排等将成为宽信用的优先选项。

  稳增长主要的抓手是新基建。房地产、老基建和重化工时代逐渐落幕,万亿级碳减排支持工具,未来20年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将代替过去的房地产、重化工业和传统行业成为新的三大支柱。近两年中国高新技术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将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

  在发展新经济、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的同时,让传统行业尤其是房地产相关行业实现软着陆。2021年下半年经济最大的下行压力来自传统的房地产链条,2021年5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大降,部分房企现金流断裂,土地大面积流拍,进而拖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上下游建筑建材家电。当前需要一定经济增速和时间来化解风险,政策需要适当调整防止房地产硬着陆,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产税。

  展望未来,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在展开。

  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爱这个国家,深爱所从事的事业。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经历过改革转型洗礼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世界终将属于理性乐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