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接手俄油气业务,中国油企准备好了吗?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持续升级。能源领域成为双方制裁与反制裁的重点。制裁措施出台之后,欧美石油公司尽管并不心甘情愿,但还是遵循政治家的指挥棒,计划悉数退出俄罗斯业务,至少不会在俄罗斯追加新的投资。

  近期,国内石油公司与壳牌商谈,拟收购壳牌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合作经营的萨哈林-2项目的股份。中国与俄罗斯毗邻,近年双方油气合作稳步推进,建树颇丰。此次欧美公司拟退出俄罗斯,中资公司拟接手,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但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较为特殊,俄乌冲突正处于进行时,中俄企业的合作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风险,但笔者认为,长期风险还是可控的。

  长期风险可控

  从中长期看,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不可能完全阻止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

  一方面,俄罗斯是油气大国,欧洲对俄油气有着长时期的依赖。这一特殊“国情”使得欧美制裁俄罗斯并非时时刻刻能做到“铁板一块”,制裁很难做到彻彻底底。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尽管欧洲一再声称要摆脱俄罗斯油气且不断采取措施,但其收效甚微。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洲依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21年发生的“气荒”,至今仍令欧洲各国心有余悸。为了避免类似的能源危机再度上演,欧洲早已开始在全球物色气源。美国、中东、非洲虽是理论上欧洲天然气的供应方,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当一段时期内欧洲强大的天然气现实需求,还是需要依靠俄罗斯满足。近一段时期俄罗斯依靠天然气的“武器”,在多方博弈中已经主动出击,先后断供了好几个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其杀伤力也是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均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双方今后的能源合作是大势所趋,也具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由于世界全球对中俄有能源供应和贸易等多方面的诉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俄乌冲突的最终结束,同时随着地缘政治形势趋于新的均衡,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应该逐渐平缓。因此,从长周期看,中俄油气合作面临的来自欧美制裁的风险会呈现先强后弱的特点。

  做好“持久战”思想准备

  从供应上看,俄罗斯是油气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产量,在全球油气行业地位举足轻重,是全球多国重要的油气“口粮”供应国。中国与俄罗斯开展油气合作可以说是典型的地缘优势互补,符合双方的长期战略利益。在此形势下,中国油气企业进入到俄罗斯重要的天然气项目,对于中俄油气合作重要性不言自明。若此项目合作成功,甚至可以将其视为继中俄东线天然气开通运营之后又一具有重要影响的中俄油气合作事件。按照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壳牌最初的规划,萨哈林-2项目将满足双方开拓亚太天然气市场、发展LNG业务的需要。众所周知,亚太天然气市场的重心在中国。中国企业参与该项目,自然会更有利于项目的最初规划目标的落实。

  综合目前形势判断,中资企业入股对俄罗斯及亚太市场有重要影响的油气项目,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加强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符合中俄双方战略需要,因此对中资企业投资俄罗斯的天然气项目的积极意义应予充分肯定。纵使有风险,也应主动出击,并创造条件促成合作。但要看到,欧美对俄罗斯的基于俄乌冲突的制裁应该不会很快停滞下来,制裁有一定的“惯性”,杀伤力是比较大的。

  近期,中资企业接手壳牌在俄罗斯的萨哈林-2项目大概率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预和限制,特别是金融制裁的限制,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为此,一方面应积极进行谈判,肯定进入俄气项目的意义,尽可能争取入股萨哈林项目机会;另一方面出于安全及风险考虑,在策略上力求稳字当先,密切关注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以及俄乌冲突局势变化以避其锋芒,同时重点做好应对欧美对俄金融制裁波及中俄项目合作的各种风险应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