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央行最新报告释放信号:聚焦金融健康

  在增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大背景下,金融健康建设,又或者个人金融ESG,浩浩汤汤而来。

  国庆节前一天,央行官网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下称《报告》。

  这份由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下称“消保局”)撰写的年度报告值得重视。它不仅披露了诸多重要的调查数据,也阐述了监管层对普惠金融的最新关切与展望。

  与此前两份年度报告不同的是,“金融健康”一词被正式引入,并且出现了5次。

  央行指出,普惠金融已由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这要求更加关注居民家庭和个人的金融状况,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

  实际上,从去年年中开始,金融健康已经多次被央行提及。《报告》的发布,或许标志着监管层对金融健康的关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据《报告》,央行研究将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融入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融入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方面。

  一旦金融健康成为政策重点,包括消费金融与财富管理在内的零售金融领域,均将面临新的考验。

  01

  一组数据

  在国际上,2015年,美国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FSI)率先提出金融健康框架,受到广泛关注。

  CFSI设计出了一套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包含六个方面,即平衡收入与支出、建立和维护储蓄、管理现有债务并可获得新的债务、计划和确认优先顺序、从财务冲击中恢复、使用有效的金融工具。

  在国内,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较早开始关注金融健康理念,用于衡量个人、家庭、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成长发展所需财务资源,并保持财务掌控力。

  当下,央行为什么要强调金融健康?《报告》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给出了答案。

  2022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全球普惠金融调查(Global Findex)数据,中国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增长明显,较多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

  其中,全球76%的受访者拥有账户,较2017年提高8个百分点;中国89%的受访者拥有账户,较2017年提高9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84%)。

  在数字支付方面,全球64%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疫情导致线下接触难等因素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中国86%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80%)。

  从储蓄率来看,全球储蓄参与率为49%,较2017年增加1个百分点;中国储蓄参与率为61%,较2017年增加11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54%)。

  从借贷率来看,全球借贷参与率为53%,较2017年增加5个百分点。中国借贷参与率为56%,较2017年增加11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55%)。

  与此同时,根据央行调查,49.05%的受访者在银行有过贷款,25.27%的受访者在银行有贷款余额。

  到目前为止,央行征信已基本覆盖各类正规放贷机构,为我国几乎所有有信贷活动的个人和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收录数量最多的征信系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为11.3亿人,收录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数为9039.1万户。

  在利率方面,去年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2021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

  概言之,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普惠金融整体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02

  政策信号

  央行在《报告》中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六大建议,其中第五条——“有力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建设,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已由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这要求更加关注居民家庭和个人的金融状况,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

  其要义在于促使个体有效平衡日常收支、稳妥管理资产负债、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持续提升金融素养、不断保持行为理性、稳步增强未来信心,这将有助于提升个体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筑牢金融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微观基础。

  要探索开展金融健康的指标分析和诊断评估,研究将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融入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融入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方面,切实推动金融健康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实际上,上面这段话中的部分内容,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在2021年8月出版的《中国金融》杂志上就有过论述。在题为《关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几个问题》的署名文章中,刘桂平写道:

  谋划金融健康,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为推进普惠金融更高质量地发展,需要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一个理想的目标就是促使普惠群体达到并保持一种金融健康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普惠群体通过正确运用金融知识,科学使用金融工具,合理采取金融行为来达到良好的财务状态,能够有效管理自身日常金融活动;对大额支出有提前计划,收入总体可覆盖支出;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负债在可承受范围内;拥有适合自身的储蓄和保险,面对意外财务冲击时有一定韧性;享有正规投资渠道,风险与承受能力相匹配,资产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在财务上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应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抓紧构建。

  耐人寻味的是,在去年9月8日对外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中,刘桂平的这番论述并没有出现,却在一年后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被重点纳入。

  其间还有一个插曲,去年9月25日,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对金融企业来讲,除了对企业的融资要讲ESG以外,对个人的融资也应该提倡不能助长个人财务失衡,盲目追求交易量或者是交易收入,也要有ESG的考虑。

  到今年2月,央行召开2022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电视会议,要求不断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深入研究金融健康问题,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增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大背景下,金融健康建设,又或者个人金融ESG,浩浩汤汤而来。

  但愿这场风雨来得不要太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