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泰宏观: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

  核心观点

  10月16日,二十大开幕,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

  历史任务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下一步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而二十大报告对这一时期工作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五大特征那么,现代化是指什么呢?报告提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也就决定了任务的艰巨性。第二,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这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在全球立足于互利共赢,摒弃零和思维。

  调扩大内需,凸显实体经济。报告提到,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强调扩大内需。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相结合”,而在十九大报告中全文都没有提及内需。其次,实体经济的地位或有进一步提升。最后,对外开放注重制度建设。我们是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的维护者,而绝非破坏者。

  突出科教兴国,注重科技自主。“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方面,更加注重科技领域的自主性,这意味着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精尖科技中,国产化程度提升趋势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上注重求新求变。报告提到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

  收入更重分配,保障强化公平。在共同富裕的要求之下,民生问题更受政策所重视。首先,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收入分配的作用,报告中提到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意味着财产税很可能要发挥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次,对于社会保障而言,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最后,我国生育政策调整也反映在二十大报告之中,报告强调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点在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第一,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来减少污染排放;第二,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第三,在注重保护的同时还要兼顾增长,适度稳妥推进工作。

  丰富安全内涵,健全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是相比于十九大报告中增加的内容。一方面,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相比于十九大报告有了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体系化建设或将成为后期工作的重点。能够发挥安保安防作用的行业和安全体系建设对各行业改造这两大方向值得关注。

  报告正文

  正如开幕报告中所指出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意义无须多言。那么,在总书记所做的开幕报告中,对于未来做了怎样的布局?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1.历史任务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小康,再向强国迈进。众所周知,我们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那么,在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下一步我们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二十大报告中对此进一步确认,即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两步走战略的“起步关键期”。按照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要分两步来走:第一个阶段,是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而二十大报告对这一时期工作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2.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五大特征

  正如大会新闻发言人所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发展不断加快,“小康”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党对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之初的预想。对应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而言,我们下一步所面对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这个现代化又是指什么呢?报告中对此进行了阐释。

  报告提到,我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虽然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有我们的国情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多亿人口现代化的共同实现,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都很少见,这也就决定了任务的艰巨性,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第二,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共同富裕。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的条件下,要将共同富裕进一步做稳做实。

  第三,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含义极为丰富,不仅仅是包含物质条件上的富足,还应该体现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上,由此才会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果一味靠破坏环境来满足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需要,则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质量并不算高,而且持续性不强。因此我们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注重质量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这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历史上部分发达经济体在走向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曾经出现过掠夺殖民的阶段,甚至引发过全球大范围的冲突,而我们在全球立足于互利共赢,摒弃零和思维,现代化的实现对全球其它经济体是帮助而并非损害。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3.强调扩大内需,凸显实体经济

  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大会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强调扩大内需战略。首先,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只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全文都没有提及内需,而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体系建设里,内需的作用无疑更为重要和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在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强调要注重和内需的结合,内需作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相比于外需更加具有可靠性。

  实体经济地位凸显。其次,二十大报告中实体经济的地位或有进一步提升。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但这一提法在二十大报告中并未出现,而只是保留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着眼点也均是聚焦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可见实体经济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凸显。

  对外开放注重制度建设。最后,在对外开放上,我们的大门并未关闭,而是进一步敞开。我们是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的维护者,而绝非破坏者。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制度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进而稳定外部预期。

  4.突出科教兴国,注重科技自主

  相比于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多出两个章节的内容,其中科教兴国战略即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大会报告中将其放在了第五部分,紧接在政治使命和经济发展格局的章节之后,可见政策对其重视程度的提升。

  “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具体来看:

  一方面,更加注重科技领域的自主性。大会报告提到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上也是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意味着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精尖科技中,国产化程度提升趋势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上注重求新求变。报告提到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也是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实现现代化转型所必然要经历的弯道超车,只有提高科技水平的全球竞争力,我国才会不断地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完成。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5.收入更重分配,保障强化公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共同富裕的要求之下,必然使得民生问题更受政策所重视。

  收入更加注重分配。首先,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收入分配的作用。在十九大报告之中,收入分配被放在就业问题之后,而二十大报告将其提到前面,除了这一顺序调整之外,二十大报告还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到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之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政策对于分配的公平性更为注重。此外,报告中提到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意味着财产税很可能要发挥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社会保障突出公平。其次,对于社会保障而言,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也有了相对变化,从十九大时期“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保障体系改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表述。这反映出一方面,更加强调社会保障上的公平性,不同体系下的保障差距有望缩小,另一方面,也突出对保障安全性的重视。

  生育支持体系建设。最后,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总量增速面临放缓的背景之下,我国生育政策调整也反映在二十大报告之中,报告强调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如果体系建设较为顺利,这或将给人口结构带来有利变化,而婴幼儿市场可能也会迎来发展机会。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6.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工作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也呼应了前文对于现代化内涵的解释,即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报告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点在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第一,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来减少污染排放;第二,与此同时,不仅要做减法,还要做加法,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第三,在注重保护的同时也要兼顾增长,适度稳妥推进工作,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7.丰富安全内涵,健全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是二十大报告中相比于十九大报告中篇章上所增加的另一部分内容。 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因此要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而能够发挥安保安防作用的行业和安全体系建设对各行业改造这两大方向值得关注。

  安全内涵更为丰富从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来看,一方面,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相比于十九大报告有了进一步延展,在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之上,增加了“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范围也不仅仅是狭义的国家政权安全,进一步扩展到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体系化建设或成重点。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体系化建设或将成为后期工作的重点,报告提到要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政策 | 未来五年,重要变化有哪些?【中泰宏观?陈兴团队】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测算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