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所有人(所有人怎么@所有人)

  从KTV到ICU,可能只需要一天。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公认最为明确的两条主线莫过于人工智能与中特估,二者常常轮番表现。就在本周一,中特估题材迎来高潮,中字头个股集体爆发,从油气、外运到基建、国有、中国电研、中国银行、中钢国际、中国出版、中油资本等悉数涨停。然而仅仅一天后,中特估就迎来了剧烈分化,除了少数人气龙头还能保持坚挺外,大部分中字头个股都出现了盘中跳水的情况,其中不乏多只跌停的个股。行情轮动速度之快,波动之剧烈,着实让不少投资者吃了一惊。

  为何会出现如此局面呢?

  事实上,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应该都知道,当一个题材或板块在某一天出现集体高潮时,由于短期获利者太多,兑现预期强烈,次日大概率都会出现分化,故而中特估“昨天笑嘻嘻,今天哭兮兮”的剧情并不稀奇。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了:昨天的大分化是否意味着中特估行情的结束?在我看来,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这里不妨再来梳理一下中特估的逻辑。

  中特估,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主要涉及央企国企等板块。从基本面上看,央企国企可谓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在关键领域和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央企国企数量约占27%,且普遍市值较大,主要分布在煤炭、石油化工、电力、交运、钢铁、通信、军工、地产、银行等板块,堪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尽管此前较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央企国企都因经营效率相对不高、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等因素而备受争议,但高层多年以来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央企国企改革,并多次对于国企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取得了累累硕果。特别是在去年年底,经历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后,各大央企国企所有制混改、出台股权激励方案、资产重组注入上市平台等等改革行动快速推进,央企国企整体上从治理到经营能力,再到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均有显著提升,行动实现了完美收官的同时,也让央企国企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然,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

  今年以来,国资委数次重要会议上又反复强调,“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作用发挥,着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强化战略支撑”,“要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突出抓好完善机制、重组整合等方面的改革任务”,“要瞄准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等,而新一轮央企国企改革亦是呼之欲出——这当中,必然伴随着国有优势资产的价值重估,相应的投资机会亦是孕育其中。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央企国企板块的估值水平始终处于较低位置,不仅显著低于民企与其他企业(包括公众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等),甚至比全部A股的估值水平还要低。而从分位数上看,央企和地方国企的估值分位普遍都在近十年的20%以下,而民企大多超过40%,反映出央企国企板块整体上安全边际较高,符合配置的标准。

  不仅如此,央企国企板块的估值还具有强烈的修复动力,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央企国企已展现出较强的盈利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上市公司的经营屡屡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尤其是2022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渐增,导致多家上市公司股价承压,此时拥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就有了明显优势。数据表明,自2017年以来,央企和地方国企的ROE明显要比民企更高且更加稳健,彰显出央企国企出色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实扮演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角色。通常来说,高ROE企业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但目前央企国企的估值水平又低于民企,说明当前央企国企的估值并没有充分反映其价值,处于被低估状态,有必要得到修复。再考虑到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除,央企国企所涵盖的交通运输、房地产等领域的发展均有望迎来困境反转,这又将对板块的估值修复起到进一步的助力作用。

  第二,海内外形势变化让央企国企价值凸显。

  受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与不安全性日益突出,各类风险挑战加速积聚,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也面临着复杂深刻的变化。这时,通过提升“内功”以增强经济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将是我国应对外部环境、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向。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央企国企,与生俱来承担着重要使命,势必需要发挥关键作用,不断加强竞争力。而从高层的表态中,我们也可以真切感受到央企国企被给予厚望。

  第三,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我国国有资本运营与财政存在紧密联系,目前国有资本运营仍是财政“四本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层面看,在去年房地产市场遇冷拿地意愿低迷的情况下,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亦是难以为继,此时推动央企国企估值的抬升可谓势在必行。据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央企国企的资产总规模在300万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推动其估值修复,哪怕很小的幅度,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这对于弥补地方财政而言也颇具积极意义。

  正因上述种种原因,市场普遍预期,接下来央企国企将带头承担大企业的现代化产业链“链长”的角色,而随着后续各个领域一系列资产运作与重组整合的落地,再叠加战略使命的彰显与盈利能力的提升,我国优势资产有望实现进一步的价值重塑。

  综合来看,有国家意志驱动,涉及范围广泛,题材板块容量足够大,以及基本面稳定向好,中特估的确有机会掀起一波大级别行情。有机构甚至认为,中特估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一条大主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特估短期的下跌调整,恰恰给了投资者捡便宜筹码的机会,我们理应多加珍惜每一次回调上车的时机。

  那么,中特估涉及的板块和个股如此之多,投资者又该如何配置呢?在我看来,选择“中特估+一带一路”可能是个不错的策略。

  “一带一路”是中特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周年。十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一批实打实的丰硕成果,在推动彼此间互利共赢的同时,为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窗口,我国外交活动不断升温,诸如沙伊“世纪和解”等大事件足以载入史册。而后续关乎“一带一路”的重要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除了近期即将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外,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等高级别会议也将陆续举办,中吉乌铁路项目亦是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等等。

  因此,在中东地区国际关系趋于缓和、中欧关系稳定向好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疫情的结束,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必将更加便利,而更多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有望持续落地,此前因疫情而积压的海外工程需求亦会重新释放,同时“一带一路”相关贸易投资有望再度迸发活力。

  而这些,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安全、数字经济、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相关的央企国企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利好,各位不妨多多关注其中的优质标的,逢低布局,相信可以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