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子两次走失 父母在其手臂上刺字
梁文华记得,1995年农历九月十三日,时年16岁的张飞离家出走,一走就是4年。父母和20多位村民,冒着大雨寻找,先后到河南南阳、淅川和湖北的襄阳、老河口等地打听消息,连续寻找20天没有音讯。
直到1999年冬,邓州市夏集乡来了一个流浪汉,张飞的姑姑仔细辨认,正是走失的侄儿。张胜良夫妇赶来时,看到儿子又冻又饿,脸上、身上都有伤疤,心疼得流下眼泪。他们给儿子买了新衣服,拉到澡堂洗了热水澡。
然而,2000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张飞再次消失,直到13年后才回来。2013年农历六月初六,天气炎热,村民刘春芳在南阳看病回村的路途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男子穿着军大衣,怀疑是张飞。
张胜良立即发动亲朋寻找,在邓州市穰东镇,家人一眼认出失散13年的张飞,只见他头上伤痕累累,牙齿掉了两颗。一家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张飞断断续续地回忆,他先后在采石场搬过石头,在黑砖窑拉过砖。他曾被关在一个地方干苦活,好几次逃跑都被抓回,后来翻墙逃走。
张飞走失的日子里,母亲梁文华整日以泪洗面,尤其是下雨、下雪时,她彻夜难眠:“张飞有没有吃的?有没有冻着?还在人世吗?”
张飞走失的17年间,每次吃饭前,梁文华都会盛一碗饭放在灶台上,拿着勺子敲箩(当地的一种农具),口里念叨:“张飞回来吃饭!”她以这种民俗为儿祈福,期盼平安归来。
幸运的是,儿子真的找回了。
父母刺字防儿走失:担心再失联父母出奇招
张飞回来了,但他再次出走怎么办?
村民纷纷出主意,有人建议做个牌子写上电话,有人建议把电话写在衣服上。“牌子、衣服都容易弄丢。”思前想后,张胜良夫妇觉得都不是万全之策。
张胜良看到不少年轻人,在身上刺有图案,便灵机一动:在张飞身上刺字,写上地名和联系电话。梁文华说,刺字肯定很痛,但长痛不如短痛,一定要做。
张胜良夫妇最终决定,在张飞的右臂上刺上“邓州”和小儿子张空的手机号。“张空年轻,头脑灵活,又有面包车,接送起来方便。我们都60岁了,总要离开人世,以后张空可以照顾哥哥。”
2013年8月,张胜良便带着张飞来到当地穰东镇上找到一家理发店。店里的纹身师傅一脸惊诧,他一般给人刺吉祥图案,从来没接过这样的活。
师傅先用钢笔在张飞的右臂上写上字,随后用电笔装上墨水,一针一针地扎进去。第一针下去,张飞就疼得叫起来,嚷嚷着要走。
张胜良踩住张飞的脚,紧紧抓住他的手,不让他动弹。两个汉字、11个数字,整整花了两个小时。张胜良说:“本来谈好收费300元,师傅听说事情原委后,非常同情,只收了200元。”
回到村里,张飞嬉笑着挽起袖子给村民们展示。父母一遍遍地教他,如果迷路了,就和人讲手臂上有电话,或者就指着手臂,让人帮忙打电话联系家人。
村民骆子春说:“真是父母的一片苦心啊,把爱刻到肉里了,永远不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