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厅:学校食堂火腿肠不得作为荤菜
3.规范加工。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饪、备餐及供餐等过程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严格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需要熟制烹饪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烹饪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烹调过程中,蒸、煮、焖、炖及煎、炒、烤、炸等应注意火候,尽量不破坏食物营养素,色、香、味俱佳。应推荐使用炒(急火快炒)、煮、蒸、炖、焖等几种,其他如炸、煎、熏、烤等烹调方法不宜经常使用。
4.合理供应。烹调好的食品应在备餐间存放,在常温下存放至食用应不超过2小时。学生食用温度应不低于40℃。烧熟后在常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但少于4小时,或者冷藏不超过烧熟后24小时的,供餐前应再加热,加热时食品中心温度不应低于70℃。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存放时间应不超过4小时。
(二)站在吃得科学的角度,保障营养均衡。
引导学生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饭菜,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1.营养均衡。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力活动、脑力活动较多,代谢旺盛,各种营养素需求量大,特别是初中、高中生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比成年人高。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同时满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的需要,针对学生年龄段制定营养充足、搭配合理、菜品丰富的带量食谱,并提前一周公示接受监督。带量食谱每周不重复。
2.品种多样。带量食谱编制应遵循营养平衡、饭菜适口、食物多样、定量适宜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中小学生每日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奶类、豆类等种类,食材应从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食物中选用1-3种,至少10种以上食物组成膳食,对同一类食物可更换品种或烹调方法,并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如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味型搭配等,使食物的营养价值最优化,达到食物多样化、口味多样化的效果,以适合不同学生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