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抠门"老人捐款如家常便饭 称要留价值在世间

  当年6月16日,彭秀兰步履蹒跚地又来到市委组织部,再次交纳“特殊党费”5000元,并先后六次向地震灾区捐款8000余元。她工作过的市实验小学逢百年诞辰,她又捐了10800元……

  “她省吃俭用,一定要把钱留给有困难的人。”市实验小学党支部委员钱少棉记得有一年,彭秀兰老师在湖滨公园散步时听说医院住着一个打工者十分困难,她就主动送去3000元。

  “她今年来了3次学校,每次都是说来交党费。其实,她每年年初就把党费交掉了。虽然因年老记不清很多事了,但她始终记得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大家听说她乐善好施,有什么困难就找到家里来,希望她能够捐点钱。”王晨说,外婆的家门是最容易敲开的。独居的彭秀兰老师,不知道多少次为陌生人打开善意的大门,也不知道为多少人送去爱心。

  除了给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捐款,彭秀兰老师还捐款给人民教育基金会、制作文化名人孙诒让铜像、建设飞云江大桥、几个革命老区的敬老院、中小学改建、造公路以及留守儿童、聋哑特殊教育学校等。

  其实,彭秀兰老师的爱心捐赠可以追溯到她的年轻时代。1957年,她来到高楼山区一小学任教。那时,她的工资低,生活条件艰苦,但碰到缴不起学费的学生,她总是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予以垫付。

  她说,看到学生因贫困而读不起书,心里不好受,总想帮帮忙。她已记不起在高楼教书的日子里,帮助过多少学生。她1981年退休,后改为离休,之后她的慈善捐赠更多了。

  家人已记不清彭秀兰老师捐款的具体数额,但能统计的,至少捐了四五十万元。

  “她是个好人,甚至比好人还好。”保姆纪国英说,虽然跟彭秀兰老师相处仅两个月时间,但被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她很体贴人、关心人,宁愿自己吃咸菜也要把钱省出来去帮助别人,是我们的榜样。”

  捐献遗体是她人生的最后奉献

  昨日下午,来自温州医科大学教师杨新东拿着摄像机记录彭秀兰老师家中的情况。

  他说:“我要把彭老师的事迹告诉学生们,让他们知道这位身后捐献遗体给医学事业的‘无声’老师是一个多么无私的人。彭老师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她只要有的都愿意奉献给别人,包括她的遗体。”

  彭秀兰老师还是我市遗体捐赠的带头人。2006年,她就有捐献遗体的想法。

  “老了,没有能力再为乡亲为国家作贡献,就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捐了。报纸上说的,有的器官移植可以救人,也可以供医学研究用。”这是她生前对王晨说的一句话。但因为当时瑞安还无法办理遗体捐赠,这一计划只能搁浅。

  2010年11月3日,浙江瑞安人体器官捐献报名工作正式开始。彭秀兰老师得知后,第3天就打电话到市红十字会要求捐献遗体。当工作人员问她愿意捐献哪些器官,她取笔毫不犹豫地把所有选项都勾起来:“我全部捐掉!”

  彭秀兰老师说:“人,不能像蜡烛,化成烟一下子消散掉,总要留点价值在世间。我是共产党员,去世了,身体火化掉,又污染环境。捐了,就是一对角膜也可以帮人家重见光明。”

  “外婆一直说要在死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我要完成她的愿望。”一个星期前,王晨想起来外婆一直念叨着的捐献遗体,他主动联系市红十字会,找到彭秀兰老师当时签署的遗体捐献协议书。

  据了解,彭秀兰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1月9日下午在市殡仪馆举行。温州医科大学将在1月10日为彭秀兰老师这位“无声的老师”举行迎接仪式。

  生前,她是一位老师,育人助人;身后,她仍是一位老师,奉献医学。

  【人物简介】

  彭秀兰,1924年12月出生,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瑞安市实验小学离休干部。她节衣缩食做善事,10多年里,共捐献善款四五十万元。

  她多次被评为瑞安市级、温州市级劳动模范,获得“浙江省优秀离退休党员干部”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