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西贫困村:少交通缺技术 村民与猪住一屋
谁来识别?
可以由下派干部、工作队员和贫困村第一书记组成工作组,在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参与配合下进行。之所以要以外派人员为主,是因为派去的同志文化素养高一些,便于掌握政策,且在当地没有复杂人情关系,较为超脱,更有公信力。
如何识别?
关键是要严把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审核确认关,健全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群众满意。
因村因户施策,实行差异化帮扶。广西山区面积大,村屯小而分散,一村多屯较为普遍,不同的贫困村屯、贫困人口,在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上有很大差别。必须以贫困户和自然屯作为精准识别的基本单元,以行政村作为产业开发规划的重点,对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
就地发展产业是脱贫主攻方向,要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金融支持、技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一村一品,把贫困村变成专业村、贫困户变成专业户。务工收入是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要多渠道加强农民工就业和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收入水平。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广西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达100万,要采取特殊政策抓好这项工作,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此外,对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大病医疗救助扶持解困;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要确保他们能上学、能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各级党委、政府抓扶贫,不能代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主心骨和领头羊作用,不能代替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奋斗。
要着力选准配强村级班子,选好培训好带头人。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以各种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只要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事情就好办了。
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屯脱贫规划编制、项目选择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过程,让群众真正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