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正文

包商银行被接管是个案吗?包商银行被央行接管案解读

  资本充足率快速下降至监管线附近。截至2017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为9.52%,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38%。按照监管要求,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在2017年底、2018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7.1%和7.5%,一级资本充足率须达到8.1%和8.5%,包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快速下降至监管线附近,后续资本补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级资本债存在减记或转股可能。根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中的较早发生者:1、银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或转股,该商业银行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该商业银行将无法生存。包商银行在15年发行了65亿二级资本债,若接管期间经营改善,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得到补充,否则二级资本债将面临减记或转股的可能。

  三、包商银行被接管,为什么是个案?

  包商银行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太独特,相似银行很少。一方面,我国大、中、小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国有银行为主;12-16年,金融放开阶段,曾有不少民营资本入股国内银行,但取得控制权的较少。另一方面,银行由于涉及居民面广,金融监管更为审慎;从国内经验看,我国非银机构曾出现大规模接管活动(如1980-2007年间信托行业六次大规模整顿、2002-2005年券商大规模监管),相关案例仅有1998年的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盘。包商银行是国内银行接管20年来第一例。

  银行业的整体财务指标明显好于包商银行,资产质量平稳。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1季度银行业经营情况,全行业总体资产质量是平稳的,不良率为1.80%,同口径下环比4季度持平。目前我国银行业格局相对稳定,截止2018年末我国有41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6家国有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占全行业的53%;其余有134家城商行和超过1400家农村金融机构。在众多中小银行中,受到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资产质量呈现分化。

  我国中小银行系统性风险暴露,是经济快速下行和流动性突然收紧。从国外经验看,在货币紧缩和经济下行期,曾出现银行因经营不善导致的大规模接管活动,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储贷协会就因资产质量问题导致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倒闭。从我们草根调研看,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总体还保持平稳,但分化比较明显,近期压力不算大。我国中小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未来的压力是经济快速下行、或者流动性突然收紧;这些短期还看不到。而包商银行是由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导致其信用风险和负债端压力大幅高于同行业,属于个案。

  四、政策释放打破 “刚兑”的信号;银行业的未来竞争格局:哑铃型

  包商银行接管后大部分业务不受影响。包商银行是因为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的。接管后,包商银行事实上获得了国家信用。对于:1)接管前储蓄存款:接管后本息得到全额保障。2)接管前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含)以下接管后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保障。3)接管后新增储蓄存款、对公存款、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不受任何影响。4)村镇银行:接管后继续独立经营。接管组将主导包商银行履行主发起行的责任,这些村镇银行的正常经营将得到更好保障。同时建设银行将全力帮助完善包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控体系,促进其正常经营和稳健发展,推动包商银行价值提升。

  政策释放出打破银行“刚兑”的信号。本次处置,政策对5000万以上的公司存款和同业负债不明确担保。这表明政府有意逐渐撤出对各类银行的“隐形兜底”;外部环境虽然不确定,金融供给侧改革,仍然稳步推进。银行之间的分化会加大。

  存量经济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是银行运营的大背景。这种背景下,银行业竞争格局是哑铃型(详见深度报告《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点——对金融行业格局和投资的影响》)。哑铃的一头是头部银行成为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对标国际金融大型集团;哑铃的一头是众多中小银行,聚焦当地,特色化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转型,头部金融机构最有能力转型成功,一部分金融机构面临淘汰。包商银行被接管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的信号,预计未来银行接管、并购和重组活动会加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