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2019排名 中国新一线城市有哪些?
城区人口规模等因素很重要
就经济实力来讲,城市的GDP总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例如,2018年GDP前十的城市中,位居第七位的苏州,无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是上市公司数量都无可争议,但若将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教育等因素囊括进来,苏州就还不够资格进入新十大城市的行列。
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是衡量一座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能力的重要参考。从市域总人口来看,新十大城市中,除了杭州和南京外,其他城市总人口都超过了千万;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来看,十座城市都超过了600万人大关,也是我国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
这其中,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都超过了1000万人,是我国目前的四个超大城市。武汉、重庆和天津城区人口规模都超过了800万人,是超大城市的后备军。
三产占比也是衡量一座城市中心性的重要指标。从三产占比来看,新十大城市中,除了重庆、武汉和成都,其他7座城市的三产占比均超过了55%,其中北京超过80%,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都超过了60%。
大城市往往对外来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比如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吸引的是全国的人才,具有辐射全国的能力;武汉则辐射整个华中地区,成都和重庆是西部的经济中心。
此外,大城市的中心性还体现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性公共资源方面。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大城市的枢纽性作用和门户型功能尤为明显。新十大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航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十。新十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也是最完善的,除了杭州,其他城市的轨交里程都位居全国前十。
当然,在基础性公共资源方面,深圳和杭州存在明显短板。深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教育、医疗的薄弱是其最大短板,所以现在深圳也在大力吸引名校设立深圳校区。
杭州的短板也很明显。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认为,虽然这几年杭州在新经济形态上呈现出很多亮点,但很多基础性的资源和设施方面,质量、数量仍然不够,本身的城市规模比较小,中心城区的资源集聚力度仍有不足。近年来,杭州正在慢慢改善补足这些短板。例如在轨交方面,杭州提出到2022年将形成总长度达516公里的轨道交通,实现十城区全覆盖,相当于是现在里程的四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