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集团传承转型之路
国内多数第一代企业家已到55岁~75岁之间,交接班迫在眉睫。两条出路:一是转型,二是传承,而成功传承的过程就是成功转型的过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应验了中国民营企业当前的命运。过去奋斗靠拼搏,现代竞争靠能力。可以说,70%的民营企业处在生存边缘线上。更需引起重视的是,多数第一代企业家已到55岁~75岁之间,交接班迫在眉睫。两条出路:一是转型,二是传承。这两大国际性难题同时落到民企身上,压力巨大,难度也大。
笔者认为,成功传承的过程就是成功转型的过程,这既是经验,也是体会。因此,就从方太传承与转型的角度谈一谈对传承的思考。
传承转型的三个“三年”
笔者1985年开始第一次创业,主营点火枪,1989年到广交会摆地摊,摆出了世界点火枪产销第一。但到了93、94年,中国的点火枪内外销市场开始大打价格战,从1.2美金/个降到0.3美金/个,开始亏损。当时已经55岁,对于笔者来说,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传承与转型。可以说,方太是笔者在危机之中二次创业、寻求转型的产物,也是与笔者儿子茅忠群共同创业的产物。整个二次创业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也是两代人思想碰撞和创业、变革、升级的过程。用三个“三年”总结提炼方太传承与转型的过程,即“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
带三年,完成产业转型与产品转型
1994年忠群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要去美国读博士,但笔者劝他回来帮忙一起创业,最终他决定留下。我们反思为什么点火枪项目会面临价格战、会亏损,总结起来原因有两条:一是没有自主品牌,二是没有自主技术。因此我们下决心要搞自主技术,创自主品牌。第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做产业调整,搞产品转型。1996年1月,方太成立,笔者是董事长,忠群是总经理,他是工科硕士,首先将产品研发权彻底下放给他。
产业转型: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油烟机是传统制造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市场上的油烟机大都仿造国外。国外烹饪习惯与中国不同,家庭炒菜油烟量少,所以按国外技术做的油烟机,在中国市场有滴油漏油、不安全、噪音大、吸力不强、不美观、拆洗不便等六大问题。如果能通过高科技开发出适合中国人烹饪习惯的油烟机,市场前景非常巨大。因此,我们下决心做油烟机,但要走的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这样技术创新的思路保证了产业转型的成功。
产品转型:从仿造转向创造
忠群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他引进一批技术人才,连续八个月奋战,成功开发了第一台由国人自己设计、适合中国人烹饪习惯的吸油烟机,开创了中国油烟机行业的新时代。就此一炮打响,连续刮起四股方太旋风,方太从250家油烟机厂的末位一跃成为第三名,被政府、媒体和社会誉为“方太现象”。
之后,又以“独特、高档、领先”的核心理念开发了嵌入式燃气灶、嵌入式消毒碗柜、嵌入式烤箱等系列产品。到现在,方太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建立起二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方太研究院以及全球最大的厨电实验室;在行业中率先引入工业设计,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IPD研发体系;拥有行业最多的专利,新产品不断投向市场,引领整个行业发展潮流。
在带三年阶段,方太成为行业一批黑马,为成功传承与转型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成功增加了忠群的信心,看到他执着追求的创新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笔者也更加开明开放、大胆放权。
帮三年,完成营销转型与品牌转型
在第二阶段,我大胆下放了营销权,而忠群更加成熟、充满信心。
营销转型:从推销转向营销
由忠群主导的营销体制改革是方太营销转型的关键,也遇到一些阻力。忠群提出要将销售员制改为分公司制,一部分销售员开始反对,这时笔者提出“一厂两制”,大大调动了营销人员积极性,方太销售业绩大幅上升。同时在忠群主导下又成立了物流服务部,从组织、制度、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售后服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设,大幅提升方太的顾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