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罗家族家族史 富不过六代
同时,科罗拉多州一个野心勃勃的家族开始闯入施特罗啤酒公司的市场。“施特罗和康胜啤酒公司(Coors)成为了竞争对手,”曾在特罗啤酒公司工作了12年的前主管级员工斯科特 罗泽克(Scott Rozek)说,“那时,在由三家啤酒公司把持的行业里出现了四家大型啤酒酿造商,但市场确实只容得下三家。”到上世纪80年代末,康胜超越施特罗成为美国第三大啤酒公司。
1989年8月,施特罗啤酒公司开始裁员。这家曾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的公司解雇了300人,占到其白领员工的五分之一。“我不得不放弃了营销研究部门五分之四的员工。这真是令人心碎。”该公司营销研究部前主管埃德 本菲尔德(Ed Benfeld)回忆说。
次月,彼得 施特罗(卒于2002年)同意以4.25亿美元的价格,将家族企业出售给康胜。但康胜临阵退缩,在几个月后取消了这笔交易。“这与尽职调查和比尔 库尔斯(Bill Coors)个人决定有关。”业内刊物《啤酒营销者观察》(Beer Marketer's Insights)的资深编辑本杰明 斯坦曼(Benjamin Steinman)说,“背后有很多故事。”
彼得 施特罗孤注一掷,聘请著名高管哈尔 赖利(Hal Riney)赋予施特罗品牌更加高档的外观和定位。结果,珍贵的施特罗签名被版画所取代,价格也有所提高,15罐装和30罐装停售。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决定了。然而,产品本身并没有变化,顾客也不是傻瓜。在一年时间里,施特罗牌啤酒的销售就下滑逾40%。“这是啤酒业史上最严重的销售滑坡。”本菲尔德说。
施特罗牌啤酒以及其收购的Schaefer、Schlitz和Old Milwaukee等啤酒品牌的市场份额从1983年的13%降至1991年的7.6%。就连CEO彼得 施特罗都承认公司遇到了麻烦。“我们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他在1992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们做过了头。”
但他们并未就此打住。1996年,彼得重蹈覆辙,再次举债,斥资3亿美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G. Heileman啤酒公司。此次收购彻底失败。Heileman在西雅图和波特兰等城市拥有啤酒厂,填补了施特罗牌啤酒公司的市场空白,但Heileman缺乏强有力的啤酒品牌。一位业内分析师回忆说,这次收购被戏称为“两只瘟鸡的结合——一起倒下”。
彼得 施特罗又投资了生物科技和底特律房地产市场,试图让公司业务多样化。这使公司的状况雪上加霜。上述两项投资与该家族的核心能力相距甚远,导致他们亏损了几百万美元。1998年,堂兄弟约翰 施特罗三世(John Stroh III)接掌施特罗啤酒公司的母公司施特罗企业(Stroh Cos。)。施特罗啤酒公司开始为包括Sam Adams在内的其他啤酒公司酿造啤酒,以此弥补自身销售的严重下滑,但在1998年,该公司失去了Pabst牌啤酒的合同,遭到致命打击。
一位前高管说,到1999年,公司内部出现了是否有钱支付债务利息的担忧。于是,伯恩哈德 施特罗的遗产被拆分变卖:当时由菲利浦 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拥有的米勒酿酒公司收购了施特罗的Henry Weinhard’s和Mickeys品牌,而Pabst则收购了该公司的其余品牌以及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附近的啤酒厂。据几位知情人士介绍,收购价在3.5亿美元左右,其中大约2.5亿美元被用来偿还Heileman收购交易所产生的债务。在剩下的1亿美元中,一部分拨给了一个基金,用于支付员工退休金——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施特罗啤酒公司未能把这些债务也卖出去。剩余部分划入家族基金,分期逐次发放,直至2008年彻底耗尽。
镀金的回忆:第五代家族成员弗朗西丝 施特罗在位于旧金山的家中。
对几代家族成员来说,生长在施特罗家族意味着舒适的生活。“我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住在镀金的气泡里。”弗朗西丝 施特罗(Frances Stroh)说。1985年,她的父亲埃里克与兄弟彼得大吵一架后离开了公司。埃里克本质上是位艺术家,花费数百万美元搜罗各种枪支、相机、吉他等,就放在弗朗西丝从小长大的那所大房子里。弗朗西丝说,存钱不是优先考虑事项。
既然能够定期拿到大笔钱财,为什么还要存钱呢?在上世纪80年代,七名第四代家族成员每年可获得80万美元(第三代和第五代里有大约有20人是公司股东,他们得到的金额不同)。这使施特罗家族的几个家庭能够入住底特律的高档城郊社区Grosse Point Farms,在带门禁系统的普罗旺斯路(Provencal Road)上有着富丽堂皇的大宅,有女仆伺候,有厨师做饭,拥有乡村俱乐部会员资格,在寄宿学校读书,无需去干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多人都靠这个家族企业为生。”现年47岁的格雷格 施特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