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被拐19年后认亲 流浪时只能捡垃圾吃
即便如此,这位父亲还是没有选择报警——在他有限的认知范围里,他以为报警找孩子是一件需要自己掏钱的事,他没有钱。
五年前,王永福在一家公益寻亲网站做了寻亲登记。后来在公安局采了血。
之后的三年,王永福的寻亲路仍旧没有新头绪。直到2018年6月,王永福前往四川达州,找到当地电视台录制寻亲节目,随着寻找范围逐渐扩大,王永福的寻亲图片也散播到了崇州市三江镇的王桥村。
事实上,王家亲戚中,最先识别出王永福的是幺叔王正清。他看到寻亲的图片信息后,主动联络上公益寻人平台的志愿者和警方。同年6月,王永福疑似父母在四川省公安厅采血。几个月后,王永福与疑似父母DNA比对成功。
崇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扫黑中队队长李祥吉,也是这次王永福回家手续的主要经办人。他坦言,正是由于王长根多年来从未向公安机关报案,导致警方在排查时难度增大,找不到匹配的丢失孩子家庭数据记录,也成为王永福长大后寻家不得的直接原因。
人回来了,奶奶却不在了
今年2月,在接受《记者》关于“黑户”群体寻亲的采访时,王永福曾描述过自己幼年对于老家的印象:土屋、晒坝、竹林、蜿蜒小路、坟包,还有收藏各种石头的邻居村长。
记忆中,家乡的农作物有油菜、水稻、玉米、橘子,饮食习惯是大米、辣椒和花椒;赶集时,会通过一座很长很长的老桥,有十几辆车那么长,桥离家很近,走路就能到。
关于这些生活细节的描述,王永福的记忆几乎完全准确。但一些最关键的个人信息,他却记混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他找到亲人的时间。
他所在的村镇隶属崇州,距离省会成都的车程不到一小时。
但在寻亲过程中,王永福向国内一家公益寻亲平台的志愿者提供的籍贯信息是四川达县(现在的达州)。三年时间里,多位志愿者跑遍达州的各大乡镇,几经排查也未能找到疑似家庭。
“不知道从哪儿听了一嘴达县,就记在脑子里了。”王永福回忆,或许是那时年纪小,听到拐卖的人贩说自己是达县人,便信以为真。他还记得家附近有一所名字中带有“柑子”的小学,但事后证明,崇州市附近并没有符合上述信息的地名。
类似的记忆偏差还有对父亲的描述。比如,在他印象中,父亲是几位叔伯中最小的一个,其实王长根在五姐弟中排行老三,是三个儿子中的老大。
比起父亲,一直以来,王永福最惦记的人是奶奶。他记得奶奶瘦瘦的,信佛吃素,总会在父亲发火时替他圆场,料理他的起居,只要看到他受委屈奶奶总是会问:“怎么啦,怎么啦?”
有一次父亲吊着打他,吊到手臂脱臼,也是奶奶一直帮着照顾。就连永福这个名字,都是奶奶取的。永福永福,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