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85小伙做期货 资金翻三十倍

  常杰(化名),85后,目前就职于一家农产品数据提供商,是这个真实故事的主人公。

  2013年3月,他怀揣20万元自有资金和280万元筹集资金踉跄入市,几经波折,至今已放大30倍至9000万元。

  浮赢加仓、重仓出击是他成功的关键,但这背后是其对基本面透彻分析的自信。“也许是江浙人骨子里就有种敢打敢拼的魄力。对我们而言,‘风险是亏10万元、收益是赚20万元’的买卖十分划算,绝对值得去拼一场。但我们也不会盲目去打没把握的仗。”常杰说。

  现货出身 连遇贵人

  在棉花一役中一战成名的“浓汤野人”林广茂,是交流时常杰口中最常提到的人物之一。“我们见过面,聊过行情、聊过人生,我觉得跟他挺像的。”常杰说。

  现货贸易背景,是他俩的共同点之一。林广茂有中纺集团的背景,对棉花市场了解极深,常杰则有国际四大粮商之一——路易达孚的工作经历,这份工作让他对现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也培养了对期货市场的兴趣。

  “我本科在吉林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2012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路易达孚从事期货风险控制。当时认识的一个领导是路易达孚玉米贸易部总监,也是我的期货领路人。他能力很强,经常给大家开会,讲解平衡表、期货交易等知识,我经常会去旁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也培养了对期货的浓厚兴趣,觉得这个东西来钱快,是个好东西。但不久他却要离开达孚,问我是否愿意追随。”常杰回忆说。

  事后看来,离开路易达孚无疑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当时,他在路易达孚的月薪是13000元,加上其他福利,年入30万元左右很轻松,生活上也比较优越,要放弃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但假如我不离开达孚,也许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不甘心。为了学习期货,我最后决定跟领导离开达孚,转而来到上海的一家现货贸易企业。”常杰说。

  对常杰而言,那位领导是其启蒙恩师,但他自己的努力也是成功的基石。“除了期现货知识之外,如果有空,领导还会带我们出去调研农产品(10.47, 0.18, 1.75%)的产量、企业采购量等,然后教我们做平衡表。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天天跑到网吧里,看博弈大师的技术指标、历史价格,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基础都是在这两年时间打下的。”

  常杰还回顾了大豆、棉花、菜粕、豆粕的牛市行情,分析了什么样的平衡表下会酝酿牛市。当时的他很受启发,觉得如果能抓住一波牛市,对他的人生而言将是一次质的飞跃,而即使没抓住,赔的钱也就是那么一点。他还年轻,输得起。

  尽管怀抱梦想,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年多的时间,正是常杰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光。“当时工资只有3000元,连自己都养不活,经常要靠女朋友接济,心理落差很大。可能也是应了那句话‘穷则变、变则通’,人越在低谷,越会想办法改变现状,这也更坚定了我学好期货的决心。”

  于是,为了学习怎么做期货交易,他不断积累沉淀,并省吃俭用,同时努力工作让薪水有所提升,就为了攒点本钱入市。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也一点一滴地积少成多。漫长的730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后,终于积攒到了20万元,这让他有了入市的本钱。但令人意外的是,这20万元在他看来还是太少了。

  之后,常杰从一个在英特尔工作的大学同学那里,以10%的年利息借来10万元,既是增加资本金,也给自己一个配资的概念。但30万元对他来说还是太少。幸运的是,他在长期的现货贸易中结识了不少对期货感兴趣却又不知道怎么操作的现货商。

  “有一位从事玉米现货的张总,他想做期货,但又觉得没信心,我们关系很好,他对我也比较信任,就给了270万元,加上我已有的30万元,凑出了300万元的本金。”常杰说。

  对做实业起家目前已家财万贯的张总来说,270万元并不是多大的数目,即使全部输光也无所谓,但这让常杰很是兴奋。“当时的想法是终于有钱了,开干!至于最后能做到9000万元的规模,张总和我都完全没有预料到。”

  出师不利 反省蜕变

  2013年3月,在现货市场上沉淀了两年的常杰终于怀揣“巨资”正式进入期货市场做交易。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交易的品种是白糖期货,也正是这个“甜蜜的事业”,给当时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番的他,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这次打击几乎让他心灰意冷,并萌生了退出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