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课程《似是而非》火了 我们离伪科学有多近?
似:始“似”终“异”
“我是看到了他们效仿美国华盛顿大学那门课的介绍,很感兴趣。”这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姜辛宜的选课理由,也是教授们组织开设《似是而非》课程的契机。
2018年7月,几位老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题为《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发现这门课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起意开设一门复旦版“抵制狗屁”课程。
“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楼红卫发出这样的感慨。
不过,从《似是而非》课程大纲看,该课程并非美国翻版。
美国华盛顿大学“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贯穿始终,老师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介绍“狗屁”的类型、常见的分辨方法、孕育“狗屁”的生态系统等。
而《似是而非》集结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骨干教师,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意图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如果说华盛顿大学的课程给了《似是而非》萌发的机遇,复旦大学多名老师共同参与的 “微课”平台则是《似是而非》的土壤。“微课”面向高中生,不同学科的老师通过集中、连续、短期的课程深入展示各个学科中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些重要思想,希望增加高中生对大学学科的了解,目前在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学校有所实践。
楼红卫曾是“微课”平台的组织参与者。一经他呼吁,曾经在“微课”开设课程的老师纷纷响应,加入《似是而非》的教师队伍。
“开这个课(似是而非)完全是付出,这些老师都很热心”据楼红卫介绍,卢大儒老师报了好几个题目,邵毅平老师也在一直推动,“还有的老师非常想来讲,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排到下学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