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课程《似是而非》火了 我们离伪科学有多近?
是:去“伪”求“是”
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会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
究竟什么是“伪科学”?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楼红卫说,“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他又举了类似的例子:特别有名的三甲医院每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社区卫生中心,是不是意味着看病要避开前者只去后者呢?
“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说。他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而一周后,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孙兴文则以“‘改变’世界的分子”为题,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思辨”。
“瓷片漂亮吗?那瓷片有用吗?”、“化学合成的‘药’和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有区别吗?”……随着翻动的PPT和逐渐深入的话题,孙兴文步入正题,向学生们介绍了分子、物质在有机化学里的重要性。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每个分子都是有用的,每个分子都在改变世界”孙兴文说。
“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教学目标里的最后一条是:“能够在迷信的阿姨面前分析狗屁,让他们能听懂,并且有说服力。”“假新闻泛滥的时代,我和我的同学都希望能够提高判断能力。”这是姜辛宜修读这门课的目标。
但楼红卫自认这门课并不高端,重在“通识”。“与期望相比,课程能够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但若能达到哪怕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也是值得的。”楼红卫说。